22. 第 22 章(1 / 2)

我非善類 百裡揚歌 5498 字 2024-06-21

《我非善類》全本免費閱讀

他如此說,像是已打消芥蒂,李元德有意示好,便看他一眼:“那你一旁聽聽?”

“好。”不平會意,立刻便隱去了身形。

李元德揮手,幔簾垂落,他步入簾後,遮掩身形。

“宣。”

於是宮門大開,宮人引著信王李煦走入殿上來。

宮人在前引路,低眉彎腰,卑微局促,他昂首挺胸,衣飄步闊,神色自得。無一絲覲見君父該有的謹慎敬畏。

隔著簾子看著,李元德麵無表情。

他雖是天子,正當盛年,因未絕向道之心,無意宮闈美色,後宮隻有皇後一人,妃子兩個,與他共育有二子二女。

四個子女中,隻有李煦是杜雪嵐所出,相貌最像他,但與他關係最為疏遠,他也一直懶得在其跟前端父皇的架子。因此反倒一派和諧之像。

待兒子站定,行了覲見禮,做父親的便慈祥垂問:“煦兒今日剛回抵京師吧,如何,此趟差事可還順利?”

李煦目光遊移,往不平站立處深深看上一眼,道:“一切順利,仙師說明日便可回去複命。”

這是?帶了探測類法器?李元德默了默,朝不平處瞥上一眼,耳中傳來對方傳音:“不必擔憂,他看不到我。”

這才安心,想想也是,不平離竅,距大乘僅一步之遙,連大乘修士也未必能看破其隱身術,何況李煦這樣十九歲的金丹。

卻聽他說:“兒臣聽聞父皇龍體抱恙,甚是憂心,不知父皇是否招過太醫來看,可否撤去掛簾,讓兒臣一見?”

李元德一聽,便暗暗冷笑。

他秘密出宮,受傷回來,整個經過極為隱秘,又因傷在區區農女之手太過丟臉,不願讓人知曉,因此隻請了不平來看,根本未傳召過太醫,所謂“聽聞”,哪裡聽聞的?還不是從杜雪嵐那裡。

初時他還不十分確定兒子來看他是杜雪嵐指使的,此話一出,卻可坐實自己的猜測。

可恨的是,這女人倒是根本不在乎被他知道安插耳目這種事。

“煦兒不必擔憂。受寒而已,其實無大礙,倒是你,”他不欲在自己的醜事上糾纏,給杜雪嵐看笑話,便將話題引向兒子身上,“看上去有些疲憊。可是修煉太過辛苦了?”

也不知是不是上天補償他們李家,他生了三個兒子,有兩個是九竅靈基。宮外那個在神兵島門下,姚照被杜雪嵐捉到前,最後一次送信回來報稱他已經到化神境;宮裡這個,自小養在杜雪嵐身邊,四五歲便開始洗髓伐經,如今也是金丹境界了。

他嘲諷地想,那幾個老家夥不想讓他們李家人修道,也不知在他們眼裡,自己這個兒子到底算李家人還是他們杜家人,給不給飛升天道的機會?

簾外李煦聞著室內那濃鬱不散的藥氣,想起母親說“你父在外吃了虧丟了人”,又見父親著意隱瞞,心情驀然感到些沉鬱。

他是自小養在鳳儀宮,與母親更親一些,受她影響,對眼前這人少了些敬愛,但他們終是父子,血脈相連,不至於樂見其窘狀而無動於衷。

於是便誠懇說:“多謝父皇關心,兒臣隻是長途趕路而一時疲乏,稍歇一下便好。母後本也要自己過來探望,但因仙師明日便要走,母後要準備禮物托仙師帶回去向老祖問好,因此便打發兒臣先來問安,順便送來靈藥玉蟬露給父皇。”

說著從袖中摸出一瓶白玉瓶來。

最後這一句,說實話李元德是萬萬沒想到。倒不是玉蟬露有多稀罕——上次她拐彎抹角挖苦他是老鼠時便已送了玉蟬露給大臣鐘同——而是因為他與杜雪嵐早已反目,對他杜雪嵐曆來是連麵子功夫都懶得做。

若不是因身份特殊無法決裂翻臉,他們早已像民間夫妻那般互送休書離書了。

他暗暗稱奇,這女人白日裡行動遲緩,晚間還給他送藥,性情扭轉得也太突然了。

但下一刻他的這份驚奇便被羞怒替代,隻聽兒子乖巧地說:

“母後說,如今天下太平,風調雨順,父皇敬禱天地,保重龍體,本足以使國祚綿長,社稷安寧,父皇卻猶自為國事宵衣旰食,夜不成寐,以至於心悸神虧,如此勤政仁義,令人感佩。玉蟬露祛火退邪,清心明目,對燥虛熱毒心悸神虧頗有奇效,請父皇按方服用。”

聞言李元德一下攥住拳。

這話若是說給傻子聽,傻子大概會流淚感動,但偏偏杜雪嵐並非將他當傻子,她便是明著警告他,老實奉幾個老東西為天,老實做傀儡,天下便太平,壽命便會長。這種辱慢的話若是叫旁人來說,他可以當放屁,偏偏她要叫兒子來說……

是他自作多情了,這女人從不會浪費任何嘲諷他的機會,連兒子都是她攻擊他向他示威的刀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