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 21 章(1 / 2)

我非善類 百裡揚歌 5130 字 2024-06-21

《我非善類》全本免費閱讀

小童忍不住說:“米山紙也挺貴的,一張一百個靈石呢……”

楊桃扶額,可憐孩子是窮怕了。

她微微一笑,耐心道:“靈石可以慢慢賺——”

小童看一眼自家公子,一臉“有公子在彆想賺靈石”的神色。

楊桃:“呃,好東西要給自己留著——”

明安又看公子一眼,像是說“有公子在我用不上”。

楊桃點點頭,她懂了,公子是個拖後腿的,指縫太大會漏錢財,篩子都比他靠譜嚴實,所以,靈石是王道,其他都是浮雲。

“也沒事,怎麼處置你與公子商量,我隻管寫便是。”

拖後腿的某人後知後覺地回過神:“陶姑娘你說什麼?”

楊桃笑:“沒說什麼,我打算拿這幾張米山紙,寫幾個特彆一些的符。”

米山紙有六張。她是火靈根,善用火係符訣,其中威力最大的莫過於天雷引火,解禁製的五丁開山,剛好這種紙也適合,旭含山用劍,還可以寫兩個加持劍氣的破甲符,再來兩個防身的金鐘符給明安。

她這麼想著,便胸有成竹地提起了筆。

旭含山隻是在一旁看著,眼底微光閃動,卻並未說什麼。

這幾個符他也會寫,符咒通典上都有。

但他自覺自己寫的符,隻得其形,未有其意。

劍訣有劍意,符訣也有符意。二者皆玄妙不可言說,卻又至關重要。

符道門檻太低,誰都會畫上幾筆。但越是“誰都會”的事,越不是“誰都精”。

誰都能畫符寫符,卻不是誰的符都有符意。

像平常趕個路,有無符意的結果,不過是快和慢的區彆。而關鍵時刻,危急關頭,二者之間,因為符意的有無,那便是成與敗的區彆,甚至生與死的一線之隔。

因此,符師與醫師一般,都很受人敬重。符師所寫的符,與醫師的丹藥一樣,是遊曆打怪、探險尋寶的必備好物,廣受修士們的歡迎。

至於大符師的符,更是像大乘劍修的劍一樣,能給人以濃厚的安全感,若能帶一個在身上,就好似多出來一條命、一條求生通道。

可惜,當今修真界,大符師是稀有人種,鳳毛麟角。細數下來,真正算得上大符師且為世人所熟知與認可的,隻有青木宮武帝原慎今,其餘那些用符的修士,最多最多隻是符修,頂天也隻能算符師,離那個大字,還差著十萬八千裡。

為何?

因為囿於符道特質,若想以最短的時間取得成就,成為符師,第一條件便是專注與投入,除了符道,其他內容幾乎一概不學,也就是說無論吃飯走路打架打怪都隻用符咒,以削弱其他方麵的能力為代價,換來在符道上的浸潤濡染,從而實現從量到質的飛越。

但,三千大道,各有精彩,符道之光芒,遠不如劍道、器道、醫道那般璀璨,世間有的是人深愛符道,但又有幾人能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棄森林擇一木,向隅苦修自苦不倦?

即便有人心甚愛符,心無旁騖,隻修符道,將成為大符師作為畢生理想,但也並沒有多少人能實現這份理想——

修士成長之路,必有對敵實戰,一個隻會用符的修士,活不到符道大成的那一天。

除非背後有家族全力護持,無條件提供資源和機會,時刻出力保護。

這也是為什麼大符師唯有武帝原慎今一人的根本原因。平民符修,沒有靠山,沒有資源,沒有機會,根本成不了大符師。

陶姑娘天賦很高,年紀輕輕,符道造詣就已初見端倪,倘若假以時日,能有家族宗門護持,一定會成為大符師,但眼下,畢竟年歲輕,曆練不可能多,這幾個用於實戰的高階符,她沒有什麼深刻體悟,自然也不會像定靈符那麼出色。

隻是她既已開口,熱情拳拳,旭含山便自覺不該逆她心意,拂她顏麵。有先入為主的念頭在,其實期望並不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