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呢,前任知府還在的時候,這鄭家可是益都府頭一份,真正的高門大戶,連很多府衙要務實際都取決於鄭家公子,可如今前知府回京受審,張愛英也不知道具體是個什麼下場,但在益都府來說,他是肯定確切下台了,連帶鄭家都遭到了清算。新任知府有哪些重用的班底還不好說,但鄭家絕對不會成為其中一員。
不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鄭家這回哪怕是脫了一層皮也不是許多平頭百姓可以比的,最壞也不過就是沉寂幾年,這樣的家族中,過些年人才培養出來走上科舉路便不用那麼受到掣肘。哦不對,這種情況還不完全適用於鄭家,因為人家本身就有子弟出仕的,隻不過出於回避製度沒在益都府任官而已。
所以哪怕遭到一定程度的打擊和清算,對鄭家來說也不算傷筋動骨,也還有餘力在新知府到任的時候繼續舉辦宴會。
張愛英再怎麼看影視劇裡的權謀鬥爭宦海沉浮,那也就是看彆人的樂嗬,真到了自己身處這個環境,她其實還是不太懂的,就差兩眼一抹黑了。所以鄭家這種可能更彆有目的的宴請,她就直接不參加了。
而她也知道這種情況對琬姐兒來說根本不算什麼,術業有專攻,不愧是封建時代專業培訓長大的女子,反正比張愛英更能應付這些,交給她去應付這種宴會,張愛英也是非常放心的。
張愛英則是去莊子上看養蜂的教學情況,這都快半個月了,總得看看這些人都有些什麼進展。
至於這麼多人進了莊子她會不會擔心什麼的,還真不用擔心。十二月份姑娘都是女子,要跟她們學養蜂,張愛英從一開始就叫的是婦女過來。有些因為不願意女人出門或者對女人往外跑有意見的,在這一步就直接被卡住了。
如今莊子上基本都是女子,張愛英放心得很。
“東家!”
這一次過去,查看養蜂教學都還是其次,張愛英也是去看果樹嫁接情況的,十二月份姑娘也不都在蜂房那邊,一個個看到張愛英過來都是欣喜異常。
看她們做事勤懇,總體沒有出什麼差錯,張愛英還是比較滿意的,對她們說了些話,也按表現發了些獎賞下去。
卓娘子跟在張愛英身邊:“東家真是心善又大方。”
張愛英笑:“不過就是一些我有的東西,賞給她們也是她們勞動應得的。至於賞銀,就當是平時月銀太低了給的一點補充吧。總歸還是工錢,這就叫按勞分配,多勞多得。”
“東家真是……”說到月銀卓娘子更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作為下人,她當然應該高興遇到一個手鬆且大方的主子。但是若要為主子考慮,她真的想說東家已經做得夠好了,這些姑娘乾的活也不多,還能日日吃飽穿暖,說什麼她們乾活就該得工錢,就這樣的小娘子出去乾活你看誰給工錢?就算給工錢也給不了這些。更彆說這本質上完全就是東家在養著這些小姑娘,東家給的是遠超過她們創造的價值的。
但她隻是感慨開頭就住了嘴,她知道東家是什麼人,這些也不好對東家說。那她的職責就應該好好教導這些姑娘們,要讓她們明白東家對她們的恩情,而不是當真以為這一切就是她們理所應當就能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