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為了養胎,沒少吃蘇梨做的好吃的,人整個都圓潤了一圈,心裡可過意不去了,連忙把屋裡剛得了新布料興奮的秦春月給喊出來:“你四嬸要搬番薯,你去菜園幫幫忙。”
“沒問題。”秦春月一口答應。
她是見過番薯的,以為和王氏想的一樣很快就能搬完,直到站在菜園,看見那番薯個頭,頓時震驚。
“這麼大的番薯?!”
秦見深抬眸,從秦春月身上掠過,落在後頭的小姑娘身上,用眼神詢問:藤筐呢。
“藤筐被裡正家借走了。”蘇梨尷尬道:“大嫂說讓春月來幫我們搬番薯。”
秦見深溫和望著兩人,道:“你們往旁邊站站,這裡不用你們動手。”
兩個姑娘站在邊上看夫君/四叔自己一個人忙活。
秦春月到底覺得不得勁,“我去裡正家看看咱們的藤筐用完沒有。”
然後一溜煙跑了。
蘇梨看秦見深乾活的袖子落下來,他自己兩手都是土,便過去小心地幫他卷牢。
冬日寒風凜冽,麵前的人整個身體都是暖洋洋的,像一團燃燒的火焰,炙熱又奪目。
更吸引人的是他所流露的擔當與維護,很能讓人有被嗬護,被珍視的感覺。
“我去給你倒壺熱茶。”
蘇梨拎著熱茶出來,碰上田桂蘭和前來還藤筐的楊裡正,以及後麵跟著的秦春月。
“阿梨,聽春月說老四在收番薯了?”
“在收了。”蘇梨頷首,又同楊裡正打了招呼。
“收得多嗎?裡正聽見咱家收番薯,非要過來買上幾個回去嘗嘗。”
田桂蘭也喜歡甜滋滋的番薯,這麼好吃的東西,若是收得少了,她才不肯呢。
“還沒收完,眼下大約收了四五十個吧。”蘇梨沒數收了多少,隻記得總共六排,一排十五個藤,挖了六七棵的樣子,道:“我去幫您拿一些。”
田桂蘭一聽四五十個,料想就算沒有挖完,剩下的也不多了。
“裡正啊,您也聽到了,總共數量不多,我給您拿上三四個帶回去給孩子們嘗嘗,不必提錢,大家都鄉裡鄉親的。”
楊裡正遺憾,“好東西是不多啊,三四個足夠了。”
兩人都沒想到,蘇梨抱出來七八個,個頭一個賽一個大。
最大那個都比得上家裡的葫蘆瓢了。
楊裡正驚了一驚,“不用這麼大的,挑些小的就成。”
他以為蘇梨把最大最好的都給自己挑來了。
田桂蘭也這麼以為的,心道阿梨這孩子太實心眼了,最大最好的當然要留著自家吃,一下抱出去這麼多番薯,豈不是送出去了小一半?
蘇梨有些茫然,不知兩人心中所想。
“可是,這已經是最小的了。”
她回去挑挑揀揀,這些番薯裡麵最小的也比當初招財挖到的最大的還大。
“什麼?”楊裡正險些以為自己聽錯了。
這些番薯若是小,那最大的該大成什麼樣?
田桂蘭眉心一跳,突然揚起笑容,從藤筐裡抓出三個個頭最大的番薯,塞給楊裡正。
“裡正啊,你看這天色也不早了,我家還要忙著挖番薯,就不送您了。”
儼然是一副迫不及待送客的架勢。
番薯若真有大收獲,藏著不外揚不炫耀才是真理,尤其是在災年當頭,家家戶戶都吃不飽,越少人知道就越好。
楊裡正也是猴精猴精的,一聽這話,當即道:“哎呀,我這好些日子都沒跟老根一塊喝酒了,正好今兒有些嘴饞,你不會介意吧。”
那模樣就是打定主意,要留下來看看番薯的收成。
田桂蘭皮笑肉不笑,“前些日子我家老頭子傷了脾胃,眼下正好喝不得酒,裡正怕是要落空了。”
“這麼不巧?”楊裡正驚訝,“他人在嗎?我正好探望一番。”
反正說什麼就是不走。
恰逢此時,秦見深背著一藤筐番薯從菜園子裡出來,見幾人都圍在門口,不由皺眉。
“全圍在這裡做什麼?”
“老四,裡正非要留下……”
田桂蘭話沒說完,就看到秦見深背著的一藤筐番薯,個個碩大飽滿,一下就消了音兒,眼睛瞪得老大。
這個頭是番薯??!
辣麼大!!
相比之下,蘇梨帶出來的幾個確實算小。
楊裡正直勾勾盯著那一藤筐番薯,“天爺嘞,這麼大的個頭,這要是放地裡,畝產那不得比糧食還多!”
他一陣心神激蕩,笑容簡直能綻放出花兒來。
“秦家弟妹誒,這番薯可是能收不少啊,你讓我進菜園看一看可好?”
楊裡正也不藏著掖著了,開門見山道:“這番薯收成如此之高,對鄉裡鄉親的可都是好事啊,不,對天下百姓而言全是好事,咱可不興吃獨食啊。”
“什麼吃獨食。”田桂蘭不滿道:“您打心底兒說,那漚肥我們可沒藏著掖著吧,這天寒地凍的,外頭災民那麼多,咱村裡又有這麼多戶人家糧食被搶,難不成家裡收個番薯還要弄得滿村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