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變的實驗室研究告一段落,陳帆準備讓大腦放空一下,坐在靠窗的一排望著外邊發呆。
孟岩因為職業習慣,無時無刻不警惕著周圍,搞得都沒沒人敢回頭看了。
向小園很忙。
她雖然是個學習型的天才,但是受製於年齡和閱曆,短板在實驗基地一下子就暴露了。
借陳帆師父的光,把自己帶到這種百億級的項目上,而且還取得了如此成效,這是彆人求之不得的機會。
隻可惜,很多東西她在參與項目前都沒學會,不能像呂玉林、魏超等人那樣,為項目組做出多大貢獻,隻是勉強給陳帆打打下手。
向小園年紀小、乾活又麻利,大家都對她的工作沒有意見。
但她自己卻不知足:
項目上,她沒有“高光時刻”,沒有任何意見被其他組員采納;技術上,很多理論知識她還沒有弄懂和吃透。
為了逃出這種窘境,每天跟著陳帆完成項目複盤大會,她都回了取舍拚命地學習,每天晚上隻睡5-6個小時。
直到陳帆實驗圓滿成功,向小園才覺得摸到了一些門道,她一邊學習一邊寫論文,上了車還在忙碌。
大概又搗鼓了一小時,論文初稿完成,向小園看看陳帆。
此時,陳教授正盯著窗外的金黃色的稻田發呆。
向小園小聲“打擾”:
“師父……”
陳帆沒聽到。
但向小園的論文好不容易寫完了,迫切的需要陳帆幫她看一下。
向小園鼓起勇氣,戳了陳帆一下:
“師父,師父。”
陳帆回過神來,轉頭看向她。
陳帆劍眉星目、麵如冠玉,今天回京平更是脫下實驗服,換上了熨燙平整的白襯衫。恰好陽光從車窗打進來,陳帆身上好像有光一樣。
向小園留著齊耳短發,瓜子臉,看著陳帆眼神清澈。
在一邊的孟岩,都忍不住回過頭來偷看。
雖然這兩位以師徒相稱,但這對cp,真的太好磕了……都是祖國的青年才俊,而且顏值也都很能打。
孟岩剛認識陳帆的時候,就思考過,像他這麼年少有為又帥氣的青年教授將來得找個啥樣女朋友。
看到向小園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