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走出宮門,也沒打算乘坐馬車,就這麼信步走在大街上,繞了兩圈之後,齊憶煙隨手拉住一個青年男子問:“這位小哥,請問青樓怎麼走?”
青年男子低頭看看齊憶煙,身高還沒他一半高,臉上卻貼著胡子,一看就是小孩子偷跑出來玩。
看這身衣裳,應該是個有錢人家的小少爺。
青年男子厭惡地搖了搖頭:“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麼小的年紀,毛還沒長全呢,就想著逛青樓——你爹娘知道嗎?”
齊憶煙眼珠子一轉,忽然苦著臉說:“小哥哥,你有所不知,我就是要去青樓找我爹的。他都已經三天沒回家了,我娘在家裡眼淚都哭乾了!
我心疼我娘,這才不得已帶著家丁出來找我爹,可是我一個小孩子,又不認識路,隻能問問好心的大哥哥,你知道青樓怎麼走嗎?”
齊憶煙的話漏洞百出,可偏偏那青年卻信了。
他還好心地給齊憶煙指點:“這邊往前走兩個街口,有一家青樓,那裡麵都是官妓,也比較守規矩,不會讓客人一直住在店裡不回家,即便是客人不走,他們也會給家裡去送個信兒。”
齊憶煙搖了搖頭:“沒人給我家送信兒,要不然我就知道我爹爹去哪兒了。”
那青年歎了口氣,往另一個方向指了一下:“這邊也有兩家青樓,都是有官牌的,你爹爹說不定會在這裡。不過……”
青年低頭又看了一眼齊憶煙:“你這麼小的年紀,那些老鴇子未必會讓你進去。”
齊憶煙立馬抓住青年的袖子:“那大哥哥,不如你帶我去青樓吧!”
青年頓時羞紅了臉:“我是讀書人,怎麼能去那種地方!”
齊憶煙眨巴眨巴眼睛:“讀書人就不能去青樓了嗎?不是有好多有名的詩詞,都是那些大家在青樓寫出來的嗎?我還以為青樓是能找到靈感,讓人寫出好文章的地方呢!”
青年不知道想到了什麼,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也罷!那我就陪你走一遭!”
“謝謝小哥哥!”
齊憶煙見這青年手裡還捏著一本書,奇怪地問:“小哥哥,你怎麼出門逛街還帶著書啊?”
青年不好意思地說:“我住的地方太黑了,我其實是想出來找個地方,借人家的燭火讀書的。”
齊憶煙心思一動:“新帝登基,廣開恩科,聽說今年增加了一次秋季的會試,你就是來參加科舉的吧?不過現在才夏天,你是不是來得太早了?”
青年輕輕歎了口氣,說:“其實今年陛下開恩科,我就已經參加過春闈了,隻可惜並未考中。我的家鄉在崖州,我的盤纏不夠我回去再回來,所以我才決定留在京城,平日裡給人抄抄書,寫寫信,賺點銀子,就在這裡等秋天的恩科。”
齊憶煙心裡有些奇怪:“女帝登基之後,我聽說凡是進京趕考的舉子,都會由朝廷統一安排食宿,晚上也有免費的燭火供應,你怎麼會跑到外麵來借光呢?”
那青年眼睛裡滑過一抹譏諷,還有幾分不忍。
“女帝是個好皇帝,可她的年紀太小了,太容易被人蒙蔽。她的政策根本落實不到下麵來。”
“就比如這科考的舉子,每日的住宿的確不花錢,但卻要我們一日三餐必須在院裡吃,一頓飯就要三錢!可我們若是在外麵吃飯,一頓飯幾文錢就夠了!”
齊憶煙的拳頭硬了。
這還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