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現在看來,這一切似乎都成了假象,隻是如今他還不知道馮盎是否知情,若是不知情還好,若是知情,這個嶺南,接下來恐怕是不會安穩了。
而最後的高承,李元吉是真的麻了,冼氏啊,可是出了一個偉女子,冼夫人,也就是譙國夫人。
這位冼夫人,在二十三歲成為俚族首領,馮盎原本的地盤,起碼有一半,都是冼夫人所控製的,包括南州府,就是冼氏一直控製著。
而這位冼夫人,成就可不是一般的大,準確來說,即便他是大唐的齊王,似乎沒有什麼評價冼夫人的資格。
真正被肯定的巾幗英雄,堅持統一,增強團結,冼夫人的一生,確實致力於俚族人與中原王朝保持團結,不搞分裂。
而在精神層麵,為冼夫人修建的冼太廟,東南亞不少國家之內都有,就高州之內,就有兩百多座冼太廟。
其中高城冼太廟,又名冼夫人紀念館,位於高州市區文明路,乃是明朝嘉靖十四年修建。
另有雷州的冼夫人廟,建設的時間雖然不知,但在明朝正德九年重修,可以說明這座冼夫人廟是多早之前就修建的,如今更是成為雷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就這麼一位傳奇人物,李元吉都是非常尊敬的,對於冼夫人直係的俚族人,他都有著優待,如今南州府的底層官吏,絕大部分,都是原本的俚人,直接進行重新任用的。
在崖州,他甚至也有修建冼夫人廟宇,包括雷州府,在海康新城,都在規劃麵積建廟。
如今有冼夫人直係之人參與到這樣的事情當中來,高承的參與不亞於馮氏的參與。
李元吉唯一能夠高興的,或許就是冼氏直係男丁,沒有人參與進來。
李元吉心頭一時間滿是複雜,隨後又無比平靜,他現在是越發想要知道,這些人究竟是為了什麼,而造成了這件事發生的,總不能這次還是因為指標的原因吧?
李元吉看向岑文本,緩緩道:“你繼續說。”
看著依舊平靜的李元吉,岑文本當即繼續開口。
“而導致這件事發生的原因,則是這些人自己選擇人出海經商。
臣在審問之後得知,他們擔憂百姓出海經商,會使得他們自己人出海經商的利益受損,故而聯合將此事壓了下去。
並且韋相成等人知曉此事無法壓太久,他們定下的期限是一年,一年後才放這些百姓出海經商,到時也隻放一部分。
楊氏與韋氏之人,都是收到了他們家族之中各自商隊的傳信,他們通過利用手中的權限,給他們自家商隊匹配遠航貨船,使得楊氏與韋氏的商隊能夠出海經商,謀取利益。
而馮氏之人,則是幾人私下串聯,因為馮盎對他們的要求很高,而幾人看著那些商人每次出海都有極大的利潤,故而鋌而走險,在楊氏與韋氏的人聯係上他們之後,就一拍即合的聯合起來。
最後的高承,則是在馮聯與馮平的聯合勸說下,最終沒有忍住誘惑,與幾人串聯在一起,然後又拉上部分原俚人旁係,以及自己家中直係人員參與。
如今幾人獲利錢財,高達一百二十萬兩白銀之巨,挪用遠洋貨船十一艘。
錢財現已經全部封存,挪用的十一艘遠洋貨船,還有三艘在海外,仍未回來,其餘八艘,已全部查封,停靠在碼頭。”
聽到這裡,李元吉也總算是明白了,原來這裡麵的隱情,是這樣的。
廣州府與南州府的事情,比起雷州府來說,可以說更加簡單,參與的人這麼多,很容易就能查出來,沒有什麼難度。
但李元吉很無法接受的是,楊氏與韋氏,竟然這麼迫不及待的就要開始在他這裡收取利息了啊。
當初他可是記得,隨同楊铖與韋葉來的那幾人,是楊氏與韋氏徹底放給他的人,如今竟然出爾反爾,讓這些人為他們謀取利益,最為關鍵的是,明明可以和他明說,但為了省下這個情,讓下麵的人去做,這讓他越想越氣。
最為關鍵的是,這樣的事情,楊清婉與韋?,她們兩女對此事到底是否知情?
楊清婉與韋?,可是他的枕邊人,尤其是楊清婉,他一直對楊清婉極好,除了因為楊清婉的美貌,更是他來到大唐,楊清婉實打實的,一個女子,幫了他很多。
尤其是這麼一個女子,為他舍棄了很多,他對楊清婉,一直都在補償的。
而讓他好受一些的,就是這件事馮盎的不知情,至於馮盎是不是真的不知情,他不知道,但隻要沒有查出任何關聯,他就當做馮盎真的不知情。
馮盎沒有參與進來,這是他唯一能夠鬆一口氣的地方了。
至於高承,他已經不想說什麼了,他給了冼夫人直係諸多優厚的待遇,這些人依舊這樣,他也不會再有絲毫的留情。
岑文本在一旁靜靜的等候著李元吉最終的決定,這件事對這些人的處理,岑文本這次沒有絲毫建議李元吉的想法,實在是這次涉及到這些人,都無比的敏感,隻有李元吉自己能夠處理。
若隻是表麵上的這幾人都還好,關鍵是這些人背後所牽涉到的,他是真的不敢想,如今隻是他的初次審理,李元吉還要不要進行深究,他不知道。
而一旦深究,到時真牽連出一些人出來,誰都不敢輕易在這件事上下決定。
李元吉還在沉思,依舊沒有出聲,過了許久,才緩緩開口。
“這件事,暫時保密,同時,?下去之後進行追查,除了如今現有的這些人,看看究竟還有哪些人參與,都給本王揪出來!
這些人的處理,暫時延後,等你追查清楚之後,再行定責。
至於兩府百姓,立即安排人去進行安撫,而出海經商的事情,必須要限製人數,若是人人都去了,地還要不要種了?
他們出海不是需要遠航商船嗎?
如今他們也買不起,那就有償提供給他們,比如一艘十萬兩的商船,一年後還清,可隻還十萬,若是兩年,則增加部分利息,每晚一年,增加一部分。
同時一艘船必須要五戶人一同簽署協議,若是在規定的多少年內沒有還清,則削除戶籍。
賣給百姓的船,價格要偏低一些,但同時要做好船、人一體的綁定,以防他們低價購船,然後高價賣給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