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岑文本的死諫,李元吉的送錢大禮包(1 / 2)

岑文本呼吸都有些急促,就這樣睜大眼睛看著李元吉,心中久久不能回神。

岑文本這一刻很想不通,李元吉究竟是怎麼了,竟然會想著給大唐送錢去,這是覺得大唐如今的日子難過,幫助李世民緩解壓力嗎?難道李元吉不知道他們與李世民如今是什麼樣的關係嗎?

岑文本反複告誡著自己,李元吉這麼做,必然是有其中的深意,要平複下來,但無論岑文本怎麼安慰自己,內心始終無法平靜。

實在是李元吉所說的,太過駭人聽聞,他本以為李元吉準備這麼多銅錢是有大用,但沒有想到是這麼一個用法啊。

李元吉就這樣靜靜的看著,岑文本表情的變化,他都看在眼裡,但他沒有解釋一句,他更加清楚,這一刻的岑文本,心中是極為不平靜,甚至是複雜、憤怒、失望的。

李元吉沒有絲毫怪罪岑文本,因為他們都不知道,錢財的另外一個用途,用錢,也是一門學問,用好了,可以直接讓大唐崩潰,用不好,那就是真的是在給大唐送錢了。

他的這個送錢,可不僅僅隻是字麵意思上的送錢,為了給李二送這筆錢,他前前後後準備的,可是一點也不少,即便是如今,後續的規劃,都在加緊籌備之中。

過了許久,岑文本似乎是將心中的種種情緒平複了下來,李元吉從岑文本的眼中,看到了失望,也看到怒意,更看到了堅決。

隻見岑文本滿是堅決,神情肅然的看向李元吉,雙手交叉,環於胸前,隨著彎腰,雙手向外支出,與頭頂平行,隨後起身。

“大王,請恕臣,無法做到!”

岑文本目光平靜,毫無任何波瀾,就這樣直視著李元吉,絲毫不在乎李元吉會如何懲處他一般。

李元吉同樣看著岑文本,此時此刻,他在岑文本身上看到了一股死意,李元吉很清楚,這次,岑文本恐怕要死諫他了。

士大夫的風骨,即將要在岑文本身上上演,儘管知道會死,但岑文本依舊沒有任何猶豫。

李元吉總算是有些理解當皇帝的苦了,雖然那些清流士大夫確實是為自己著想,但那是那些清流自以為的,偏偏還一個勁的死諫,皇帝有時都無奈。

李元吉看著岑文本,沒有笑意,隻有肅然,這樣的風骨,始終是讓人敬佩的,因為真的能夠做到的人,並不多,可以說非常的少。

岑文本停頓片刻,似乎是在等待李元吉的回應,但遺憾的是,他沒有聽到李元吉回應,當即再次開口。

“大王可知,此舉太過於荒謬,難道大王對李世民,依舊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嗎?

大王當知,如今大王與李世民,相互已經沒有任何退路,李世民若是恢複實力,必然要對大王進行統一之戰,嶺南不僅是大唐疆域,更為重要的是,是大王您自己!

隻要大王存在,李世民坐著那個皇帝的位置,都不會有任何的安心,絕不會放心,他會隨時擔憂,大王您振臂一呼,聯合太子建成殘餘勢力,以及和宮中的太上皇一起,起兵勤王!

唯有將大王徹底覆滅,要麼大王步太子建成後塵,要麼李世民能夠掌控大王的一切,不然不會結束。”

岑文本話語激昂,又滿是對李元吉的失望。

“如今大唐,外有突厥、吐穀渾,以及大王虎視眈眈,內有天災,太子建成殘餘勢力起兵造反,且大唐錢糧,麵臨不足,大唐天下各地,都急需治理。

百姓民不聊生,流離失所者,何其之多,若是朝廷無法安置,大唐天下,又將烽煙四起。

如今正是李世民艱難之時,這段時間,至少需要兩年以上,三年左右,才能逐漸坐穩那個位置。

然而大王卻是要給李世民送如此之多的錢財,有了這六百六十萬貫錢,李世民何須三年,隻待第二年春耕後收成,就能度過此難。

一旦李世民實力強大,到時必然會對大王用兵,大王此舉,是在資敵啊!這是用我們發展多年,大力促成的貿易所賺的錢,用自己的錢,來消滅自己!”

岑文本心痛,眼眶都紅了,聲音之洪亮,似乎是在讓李元吉迷途知返一般。

“大王,如今李世民需要時間,這個時間,我們又何嘗不需要發展,待兩三年過去,之前新下之地,西州、泰州、吳州、真州、雲州、西扶州、呂州、宋州,以及倭國、吐蕃,到時這些地方,都能夠反哺大王,增強大王的實力。

屆時,大唐初恢複民生,但也隻是初步恢複,想要發展起來,仍舊需要時間,而到那時,大王各處封地,儘皆整合,到時手握數十萬大軍,分布大唐東、西、南三側,那時該寢食難安的,是他李世民!

到了那時,大王便可完全不懼大唐,縱然李世民將大唐發展起來,但那時大王的實力,他李世民,又何敢輕易動手!”

岑文本越說,越是激動,唾沫星子都已經飛到了李元吉臉上,李元吉也沒有絲毫在意。

岑文本的聲音還在傳出:“到時大唐東、西、南三側,儘皆被大王封地所包圍,大唐想要發展,唯有向北方,以及西北,也就是西突厥,再者就是東北,也就是高句麗這三處發展。

但是大唐能夠發展,大王又何嘗不可,屆時兵精糧足,將大唐徹底鎖死,到了那時,攻守之勢轉換,大王將會打造出一個絕無僅有,疆域廣闊的大唐!

無論是秦皇漢武,無論是哪一個皇帝,都將無法超越大王,大王的豐功偉績,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必將被世人銘記,傳頌千秋萬代。

如今,若是將這些錢財送於李世民,那將一切皆休!

臣為大王之臣,當為大王分憂,今日,臣死諫,請大王,收回成命!”

岑文本再次雙手交叉,彎身拱手一禮,隨後則是坦然看向李元吉。

岑文本的這番話,其實很多還是李元吉啟發給他的,比如以封地包圍大唐,他設想的許多,就是李元吉提供的靈感。

他願意一直跟隨李元吉,不僅是李淵的吩咐,更是他對李元吉的認同,如今李元吉的封地,除了嶺南,沒有任何一地,屬於大唐,都是李元吉親手開闊的疆域,打下來的。

即便是嶺南,原本的馮盎、談殿,以及嶺南的陳氏、寧氏等人,都是聽調不聽宣,儼然就是國中國。

而這些,都是李元吉到來後,憑借一己之力改變的,才有的如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