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鵠山比武(1 / 2)

長生橋 堯木乾雲 3594 字 2024-06-05

聞言楊橋隻好作罷,許九江講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況且楊橋也覺得師父自有用意,便不再多言。

之後五日,因為受傷的原因,楊橋在許九江的授意之下,暫緩了金剛伏魔七十二拳中篇的練習,每日半數時間打磨拳意,剩餘半數時間,則重在打坐調息,固本培元。

不得不說,在許九江每日各種靈材供應之下,楊橋不僅感覺身體強度日益見長,就連精神也都更加集中。

平日打坐,講究心無雜物,心氣平複,若是參悟典籍,多半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這一次,楊橋在練完前篇拳法之後,便緊接著盤膝而坐。

楊橋腦海之中,映出金剛伏魔七十二拳前篇各路拳法,心思沉穩,注意力始終集中在每一拳的落點之處。

腦海中一遍遍的演示,驀地楊橋呼吸時長時短,驀地急促,接著又長緩數秒,簡直與起身打拳之時的呼吸頻率如出一轍。

楊橋並未發覺自己呼吸的變化,在這種入定狀態之下的楊橋,心中世界的虛實,已然將他深吸如泥淖,就算此刻有人在其身後一劍刺出,他也不會躲閃。

“拳腳之勢,非以弱勝強之理,我勁力不如彆人,一味尋求拳腳剛猛對拚,不得僥幸,必然重傷。”

眼中倒映著那日與石尋交戰的場景,楊橋心中忽地明悟起來,心中世界中,兩個小人模仿著楊橋和石尋,隻是拳招快慢皆隨楊橋心意,以至於拳鋒落點清晰可見。

“握拳之理,在於擊其軟弱,倘若這時憑借身法偏轉半分,我便能避開石尋大部分拳鋒,擊其中胸,雖仍舊以傷換傷,在將其打倒之後,我決不至於受傷如此深重。”

.......

這般入定,足足持續了四個多時辰,待楊橋睜眼醒目之時,天色已然紅彤彤一片。

遙望著天際,傍晚的火燒雲恍若火焰山一般,楊橋口中吐出一口清氣,心中依舊有些不解。

“師父用意,徒兒如今當真是捉摸不透啊。”

楊橋起身前去廚房,這般入定耗掉不少體力,如今醒來,隻覺肚內空空,在喊了兩聲師父之後,發現無人應答,楊橋便隻打算做自己的飯菜了。

許九江整日行蹤不定,之前還會親自給楊橋調好藥浴,如今隻會在木桶內提前放好靈材,待得晚間便讓楊橋自行衝泡。

楊橋心中也能大概猜出許九江身在何處,破角峰後山有一幽深山洞,有一次楊橋訓練偶然發現,初見隻覺那洞幽深無比,好似一張吃人不吐骨頭大嘴。

一開始楊橋確實想要進去一探究竟,但那山洞周圍安靜的太過詭異,不由讓楊橋聯想到當初在鴻山湖遇到磐青蟒的情景,便不敢孤身犯險了。

然而就在他將所見告知許九江之後,換來的卻是對方一陣極為嚴厲的警告,楊橋每每想起,仍舊記憶猶新,那是他拜入許九江門下以來,第一次見對方如此認真。

“從今以後,沒有我的允許,你不得踏入後山半步!”許九江麵色陰沉,措辭全無之前那般隨和可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