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若北邊月》全本免費閱讀
蕭懌妧想著,既然由那宮中樂官親自點曲顯得真實,那麼讓北唐點曲也是一樣的效果,畢竟淵渟公子可是眾所周知的君子,絕不會行暗通款曲之事。
隻是沒想到北唐會點《陽春白雪》,這首曲子在蘇京的琵琶女中大約隻有初學者會經常彈奏,指法手技算不得上乘。
簡單來說,就是不好“炫技”。
逞不了技法,露不出實力,樂官不一定看得上。
看不上就進不去迤江宴,進不去迤江宴就相當於白費一番功夫跑到朝康來,回到蘇京還得麵對季搖的取笑,蕭懌妧想想就抓狂。
罷了,如今隻能死馬當活馬醫。
因為此次表演沒有紗幔遮擋著戲台,故蕭懌妧所戴的麵紗極其厚重,生怕有人看見她的真容。
下半張臉還是那副鎏金麵罩,瞧著華麗生彩,明豔無比。上半張臉戴著狐狸銀具,與她的美目珠聯璧合。發間珠釵上還綴著麵紗,垂下直至脖頸處。
半銀半金,薄紗朦朧,宛若天仙。
小丫鬟送來了玉骨琵琶,蕭懌妧抱著琵琶,她的麵具有些分量,輕易低不得頭,便隻能在一左一右兩個丫鬟的攙扶下緩緩走到戲台中央。
《陽春白雪》乃古曲,曆史悠久,意義非凡,早期分為兩首樂曲,“陽春”與“白雪”。
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
曲音漸入佳境。
仿佛冬去春來,綠地初長,清湖靜影,駿馬在青風浮光處馳騁的快意。
亦如高山之巔,萬籟無聲,白雪似雲,涓涓冰晶緩緩淌下的清淨之色。
曲罷。
“也就……一般。”
“蘇京的第一琵琶女?我瞧著不過如此。”
“都彈完了,還不趕緊摘了麵紗給小爺看看?故作什麼玄虛。”
蕭懌妧聽著台下惡評,在麵紗後麵翻了個大大的白眼:“沒眼光。”
“此曲是淵渟公子點的,淵渟公子如何看?”
又不知是誰提議了這一句,在場眾人的目光重新聚集到了北唐的四周。
南宮黎坐在北唐旁邊,如此看戲的目光神情盯著他這一方向,讓他心裡發毛。
“在下雖略通音律,卻不善琵琶,故不敢擅斷技藝,但可從瀟瀟姑娘的曲中聽出欣欣向榮之意,更有恣意暢快之情,隻覺萬分悅耳。”
這算是極高的評價,北唐不常讚人,更何況是一個小小琵琶女。
此言一出,仙樂坊裡的風向便全都變了。
“細細品味,確實動聽,令人沉醉。”
“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快讓小爺看看琵琶後的佳人。”
在場多是隻顧享樂的紈絝子弟,鮮少有深諳音律之人。北唐是出了名的才子,又以古琴音韻最為出彩,所以自然是他說什麼便是什麼,眾人隻管奉承。
當晚,蕭懌妧剛沐浴完畢,換上舒適寢衣,便聽到一陣窸窸窣窣的碎步聲。
如今天氣漸暖,仙樂坊又上上下下、來來往往的不少人,更覺得有些悶。夏媽媽搖著豔紅花鳥團扇,碎步走近蕭懌妧的房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