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守靈(2 / 2)

我和亡夫他哥 彆來月 5193 字 2024-05-30

她的命,她的後半輩子,本來就是謝珣救來的,她為他守寡,本應如此。

沈晏如開口問向老嬤嬤:“您可以同我說說,珣郎的舊疾嗎?”

老嬤嬤慢悠悠回過頭,奇道:“少夫人不知情嗎?”

沈晏如茫然地搖搖頭,難道她應當知曉此事嗎?

謝珣曾有舊疾一事,還是她在他弱冠禮前知曉的。當時沈晏如瞧見了他隨身攜帶的長命鎖,謝珣便同她解釋,他小時險些夭折,一直佩有長命鎖,至成年無疾,長命鎖也將隨之卸下。

至於這舊疾何來,又怎會多年後複發,她一概不知。

老嬤嬤緩步走近,回憶道:“二十年前,主母懷著二公子的時候,與沈家夫人同居京郊的避暑山莊。當時沈家夫人,也身懷六甲。”

沈晏如驚道:“沈家……夫人?”

老嬤嬤點頭,“是的,也就是少夫人您的母親。”

沈晏如為之一怔,她不知自己的母親竟與謝家有往來。

隻聽老嬤嬤徐徐說著:“當時已近臨盆,夜裡突發大火,兩位夫人都動了胎氣。沈家夫人生下的孩子當夜夭折,而主母所生的二公子亦是險些留不住命,頭幾年,一直靠各種名貴藥材養著。”

也就是說,當年因為這場意外,自己曾失去了一個哥哥或是姐姐,然後才有了她沈晏如。沈晏如想起這些年,父母看著比自己年長幾歲的孩子,偶爾露出的傷感,並非為假。

隻是陳年舊事傷神,她年紀尚輕,父母從未提及過。

難怪……難怪謝父對她如此排斥。

或許不隻是因為謝珣身死,二十年前的意外之災,指不定謝父自那時起就對沈家有偏見,這才將氣撒在了她身上。

可她與謝珣的婚事,起初又是有謝家主母點頭的。看來對於這陳年舊事,謝家主母與謝父都持有不同的態度,這其中,應是有更深的隱情。

老嬤嬤續道:“那時主母請了好些名醫都不管用,好在京城有個跛腳大夫,懂得治這種弱症,就搬到了府上照看二公子。後來二公子漸漸長大成人,不再發病,他就搬了出去,那大夫就住在離府上不遠的巷子裡。”

沈晏如喃喃著話:“昨夜……”

昨夜謝讓背著謝珣去大夫家裡,她記得真切,那大夫確實跛了一隻腳。

此番冷靜下來,她循著昨夜之事回溯,驀地發現不對勁之處。

那時謝珣出事、口吐鮮血,她驚慌大叫,竟未引得一下人前來。反觀庭院裡,隻有她與謝珣、謝讓三人。

——這不正常。

沈晏如望著眼前的老人,試探性問著:“嬤嬤,昨夜,昨夜珣郎回來時,為何祛疾院裡……沒有人?”

老嬤嬤登時局促起來,“這個…因為…是……”

沈晏如默然半刻,低聲道:“昨夜叫我去接珣郎的是您,事後消失無蹤的……也是您。”

老嬤嬤明了沈晏如話中意味,當即撲通一聲跪下,“那會兒是二公子讓奴婢帶著下人們退出院外的。奴婢可以用命向少夫人保證,我所言非虛!但沒能料到之後二公子會……”

沈晏如抬起頭,望著眼前沉寂的黑色棺木,雙目恍恍。

謝珣……有意讓其餘人退出院外?可他為何要這樣做?

心中亂絮更甚,她抿著唇,指腹撫著麻衣上的線頭,陷入了沉思。

那時謝珣回來時,步伐似乎有些倉促,像是特意趕回來的。當時的她在做什麼?

當時的她……遇到了夫兄,謝讓。

***

入夜時,雪漸沉。

靈堂通敞,不易避寒,老嬤嬤掌燈離去前還特意叮囑了沈晏如一番,勸她守到夜半便回院歇息。沈晏如含糊應著話,仍舊留到了三更夜。

她倒是覺得,回到那荒敗的院落,和獨身在靈堂裡也無甚差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