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李子航小小年紀。身上老是帶著大量錢財。
這也要從他四五歲後開始說起。
過去大戶人家子女,不管多大年紀。
每個月都有月例錢。也就是每個月的生活費。
一般都是,子女從賬房管家那裡直接領取。
李子航家也大同小異。剛開始他知道花錢買東西時。
奶奶每次檢查他的小背包時,都會放些零錢。
後來再大點,給的就多點。
再到他買古董文玩,逛琉璃廠後。
老爺子在他書房裡,放了一個小保險箱。奶奶會定時往裡放錢。
最後他花銷越來越大,買的東西也越來越貴。出門帶一兩百塊都不夠。再說錢帶的太多,也不方便。
後來直接給他在銀行,錢莊。開了一個隻屬於他的本票。剩下的零錢,奶奶還是定時給他放保險箱裡。
從最初每個月500塊。到現在每個月三千塊。
再到現在,票據時代。奶奶依然把生活必須用票跟著錢定時放到保險箱裡。
如果不夠用他會直接說。這也為什麼,他從來沒缺過錢的原因。
他出門背包裡,必須帶的5件套。鋼筆,個人印章,電話簿,銀行本票,現錢。現在多了各種票。
鋼筆不用說了,帶印章好像上次買頭釵,遇到大額交易,直接開支票用的。
電話薄,遇到事可以隨時聯係附近自家商鋪,和親戚朋友。
前幾年,他請人吃飯,買古玩。需要人長眼,他直接打到古玩鋪子裡,請人。
或者遇到棘手的事,打電話,給最近的鋪子裡,讓人過來解決。
德聚全,二樓包廂。
年輕的服務員,開始為他倆點單。
李子航:“四隻烤鴨,兩隻文吃,兩隻武吃。”
“文吃的烤鴨,一定把皮烤脆了,還有切的時候皮上不要帶一點油”
“武吃的烤鴨,肉要烤嫩點。”
“文吃鴨骨架,椒鹽。武吃鴨骨架煲湯。”
“再來兩斤半荷葉餅,兩個涼菜給老爺子下酒。兩個熱菜,給我下飯。”
“兩個涼菜,鹵鴨肝,醬鴨肫。兩個熱菜油淋雙脆,爆炒鴨舌。”
“鴨湯出鍋後,彆放蔥花。切點芹菜沫放進去。”
“老虎醬裡蒜蓉要油熬過的。”
隨後又對著關大爺說:“老爺子您喝點啥?”
關大爺看著李子航點菜的模樣,跟過去八旗子弟,下館子吃飯,那架勢如同一轍。
他突然有點恍惚,好像回到了清末。他懷念的那個年代。
回過神來,麵癱的瞟了一眼服務員。
“茅台,要陳年釀的。”
點菜的服務員,沒經曆過這些吃法!
一般客人都是要幾隻烤鴨,什麼酒。
哪像他們這樣。
李子航看出她的困惑。
“同誌姐姐,是合營後來的吧。麻煩您問一下,你們私方經理。”
服務員拿著單子下樓問他們領導。
而李子航兩人在包間裡聊著天。
樓下大廳吧台。
年輕女服務員,拿著點菜單就找到他們公家經理。
“經理您看,樓上一桌客人點的菜我聽都沒聽過。還讓我下來問張經理。”
“我看看,點的什麼菜。”
公家經理,看著菜單上的字。也是拙了瞎!
他沒在合營前,也就是個普通的乾事員。對於吃的,還是高檔菜品。
他還是來到這以後才接觸到的。
“菜單給我,你忙你的。”
然後他拿著菜單,找到辦公室裡的張經理。以前的掌櫃子。
“老張,你幫我看看。今天樓上來兩個客人。點的菜我沒看懂。”
以前的掌櫃看著公家經理,樂嗬的說。
“我說老趙,你來了快一年了。還有你不懂得菜?”
“你彆跟我逗悶子了。看看~”
說完把菜單遞了過去。
張掌櫃看到菜單上的菜品要求。
對著公家經理說。
“點菜的人,是以前的老顧客。還是個饕客。這些都是以前富貴人的吃法。”
“現在基本上沒人這麼吃了。一般人他吃不起,也沒聽過。”
“老楊,點菜的是什麼人?”
“我也不知道,小劉去點的菜。”
“知道了~這桌客人,還是我去服務吧。他們伺候不了。”
樓上包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