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閉上眼睛,努力在腦子翻找這段曆史的記憶:李自成在定州之戰受傷,而後輕裝簡從,經固關退入山西境內。固關易守難攻,韃子和吳三桂兵馬長驅千餘裡,不間斷地行軍,人困馬乏,加上京畿不穩,多爾滾不敢讓大軍遠離,所以韃子沒有攻打固關,就班師回京休養。恐怕這兩天就要經過這裡。
此地不可久留,還是早點離開。那要往哪裡去呢?
林旭經常與明粉一起探討:南明據有半壁江山,為什麼不到二十年就被清軍消滅?大家眾說紛紜,但有個看法是一致的。
崇禎的幾個兒子沒能南下,以至於宗室找不到一個眾望所歸的人繼承大統。不論是弘光、隆武、永曆,還是魯王、潞王,都缺少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威望。南明幾個政權君臣黨同伐異,各懷鬼胎,不思進取,一盤散沙,與這個先天不足也有關係。
林旭內心思忖著,既然蒼天幫他重新做了選擇,那就好好扮演定王這個角色,豎起大旗,登高一呼,絕不能任人宰割,被踩進曆史的塵埃裡。而眼下,所有的機會都在南邊。對,到南方去,把各方勢力聚集起來,包括李自成和張獻忠的人馬,另起爐灶,開辟新天地。
想到這裡,林旭穩了穩神,醞釀一下情緒,慢慢道:“我睡的這幾日,做了個長長的夢。夢到了父皇,也夢見了母後。”
林旭邊說邊垂淚。“父皇跟我說了很多。父皇說,大敵當前,要放下家仇,誓報國恨,要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父皇還贈了首詩,其中兩句:宜下荊楚整軍馬,重複山河告乃翁。這是何意?”
黃貴思索一會,“先帝是要我們到南邊去,到湖廣去啊。”
毛大刀想得更多,卻沒有言語,隻是連聲附和。
哪有什麼先皇托夢,隻不過把自己的想法,借先皇的口說出來罷了。不過見定王這麼小,心思就如此深沉,黃貴等人既欣慰,又害怕,心裡犯嘀咕:定王殿下受傷一次,怎麼像變了個人?
林旭也不多說,所謂言多必失,臉上欣然,“既然父皇讓孤去湖廣,那就去湖廣吧。不過眼下最緊要的是趕快離開定州。”
黃貴拱手道:“殿下受傷未愈,要不要再休養數日。”
“無妨,早點離開這裡要緊。”
黃貴又俯首尋問:“殿下,我們走哪條路呢?”
林旭沉思片刻,“韃子和吳三桂的兵馬已經往山西去,我們不能往西了。那隻能從山東南下。先去山東找德王、衡王和魯王,以後再做打算。”
林旭知道,此時的山東狼煙四起,一片混亂,大順政權和複明勢力正在博弈,但韃子和南都沒有對山東出手,正是亂中取勝的好時機。
但眾人不知林旭心思,心裡直打鼓:去山東可以,找那幾個王爺能靠譜嗎?但既然定王說要去,那就去,走一步看一步。眾人又商議一番具體瑣事才睡去。
第二日,毛大刀帶領兩個兵丁去探路。黃貴帶人宰殺了一匹戰馬,烘烤成肉乾,每人分一袋充當乾糧。
日落時分,毛大刀回到土地廟。眾人吃罷晚飯,收拾好行李,在毛大刀帶領下向南而行。
走了約兩個時辰,來到一條小河邊。又沿著河岸走了一柱香的功夫,便見到一處蘆葦蕩。
當下正是春暖花開、草木茂盛的時節,蘆葦長得鬱鬱蔥蔥。隻見毛將軍從懷裡拿出一個小巧的竹哨來,滴滴吹了幾聲。
蘆葦蕩裡也滴滴傳來竹哨的聲音。一會,水花漸起,裡麵劃出一艘小船來。,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