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第二七三章 血悟(1 / 2)

在修真界,人心險惡,恐怖之處不在刀光劍影之間,而在那些看似平靜的背後。

風銘深知此道,親眼目睹齊禦風與白蓮殺師叛門,與魔教妖人沆瀣一氣,親眼所見師父與齊春秋的一場場明爭暗鬥,讓他體會到人心的複雜和險惡。

利益驅使下的人,就是人自己描述的“惡魔”形態。

有人為了修為的提升,不擇手段,甚至不惜背叛師門,背離道義。

還有人為了爭奪修煉資源,不惜挖空心思,設計陷害他人,禍及無辜,不惜血流成河。

修真界的血腥紛爭,是一場能用肉眼可見的“修羅場”,每重境界的修士是一類吸血的妖精,境界越高吸血越凶猛凶殘,無時無刻威脅著每一個人族修士的安全和利益。

風銘常常在夜深人靜之時思考這些,他深知修真之路不僅是修煉功法,更是修心修性的過程。

隻有心懷善念,方能在這波濤洶湧的修真江湖中保持一份清明與堅守,在黑與白之間的灰暗地帶多一絲仁慈。

無限惡循環的險惡人心,讓修真界充滿了挑戰與機遇。

每一個險惡之心都可視為隱藏著一份珍貴的修真資源,每一場明爭暗鬥都可能成就一段傳奇,一個傳奇消亡,一個傳奇崛起,就這樣在命運的齒輪中輪回著。

生態位越艱難,越要清醒認識矛盾與對立的熱點,隻要謹慎且耐心地保持一顆警醒的心,方有可能隨時準備麵對未知的挑戰。

風銘知道,人心險惡不可避免,但他也相信,善良和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和陰暗。

這種信念讓他在修真之路上走得更加堅定,或許是他選擇了“善”的緣故,心中的劍意也更加璀璨。那些自創的、非自創的道法神通,自行圓通完滿,更有無數精妙變化在神識的演化中誕生。

道家真法,真可謂“取一分,貯一分,不泄無儘,愈積愈厚”。

怎麼樣麵對“惡”,似乎成了正邪兩道的核心辯論所在。

在修真界,正道與邪道的界限並非總是清晰可辨,成王敗寇隻是一時之勝負,於是,此事往往需要深入思考和審視才能分辨出其中的真相。

正道者視“惡”為必須斬除的禍害,他們信奉的是正義與仁愛,堅守著修真界的規則與道義。對於邪惡勢力的崛起,他們毫不猶豫地奮起反抗,以維護天地之間的平衡。一旦獲勝,往往選擇用愛心感化,擅加教導,以規視聽,從善如流

而邪道則對“惡”有著不同的理解,他們常常認為“惡”是力量的象征,是超越凡俗的一種途徑。在他們眼中,所謂的“惡”可能是為了達成目的而不惜一切代價的行動,也可能是對社會規範的挑戰與顛覆。他們以個人的力量與信念為榮,無懼於正道的壓迫與指責。

在這種對立中,人人都麵臨著選擇與挑戰。

他們必須審視自己的信仰與原則,決定自己是要堅守正道的綱常,還是追求邪道的個人力量。

有人說,“惡”與“善”並非絕對的對立,它們之間存在著無數的灰色地帶,需要智慧與勇氣去探索和理解。

很多時候,“惡”並非表麵所見的那麼簡單,可能隱藏著更深的意義和力量,蘊含著難以想象的情緒波動。

正道者需要審時度勢,避免被表麵現象所迷惑,而邪道者則需警惕自己的欲望與執念,避免走入歧途。

是以,麵對“惡”,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頭腦與堅定的信念,理性與知性相得益彰。

正道者要有勇氣與智慧去斬除邪惡,邪道者則需謹記力量的邊界與責任。

唯有如此,才能在正邪之間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行走修真之路。

一旦任何一方越界,都將帶來滅頂之災,被天道不容,被世人唾罵,遺臭萬年,世世代代被戳脊梁骨。

風銘常常感慨,正道與魔教之間,其實並非是非黑即白的對立。

有時,他覺得被正道批判的魔教手段,反而更為人道、更為正道。

正道之所以被稱之為“正道”,一方麵是因為其秉持著一些傳統的仁義之道,以及對修真界的規範與秩序的維護,但另一方麵,也因為其過於拘泥於規矩,甚至有時過於“婦人之仁”。在他看來,正道雖有其道義,卻往往在處理問題上顯得拘謹,不夠靈活,甚至有時過於苛求法度,而忽視了解決問題的實際手段。

相比之下,魔教在某些情況下顯得更加靈活和務實。

然而,修真界的道義並非簡單的黑與白,善與惡,正道與魔教之間始終存在著複雜的糾葛和辯證的關係。有時,正道的“婦人之仁”或許會顯得過於溫和,成為“惡”的溫床;而魔教的某些手段雖然看似直接,卻能達到“除惡須務儘”。

風銘思考著這些問題,他知道,在修真界的道義之中,並非絕對的對錯,而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靈活處理,以達到最大程度地保護和幫助人族修真文明穩步前進的目的。這種複雜而又深刻的道義觀念,讓他更加謹慎地思考自己的行動和選擇,以免陷入道義的懸殊和利益的矛盾之中。

風銘麵對來自無怨無仇之人的致命威脅時,心中湧起莫名的傷感。

他本想用真心勸說,試圖挽回這場無謂的衝突,然而冷靜思量後,他知道這樣的努力注定是徒勞無功。

對方已然鐵了心要置他於死地,再多的勸說也隻是白費口舌。

於是,他決定采取最殘忍的手段,對敵人予以致命一擊。

這是一個充滿了江湖恩怨、利益紛爭的時代。

修真界本應是一片和平與修行的樂土,然而現實卻殘酷無情,人心險惡,刀光劍影時刻籠罩著這片神秘的領域。

風銘深知,有時候不得不用最殘忍的手段來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彆無他法,選無可選。

他的心中湧動著無儘的矛盾和痛楚。

他不願對無辜之人動手,但麵對生死存亡的危機,他又無法退縮。

風銘心中既有無奈,也有決絕。

這一刻,必須要做出最艱難的選擇,即便心中有千言萬語,也隻能將之埋藏在心底,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堅決。

風銘的眼神一如既往地沉穩,在鎖定目標後,施展出元始門的法術縛神術,如同翩翩起舞的“風繩”,將那三十九人從人群中抓出,捆綁一起,定在眾人麵前。他的出現宛若星辰下降臨的憤怒天神,雖然淡漠如水,卻又散發著一種難以忽視的威嚴。

眾人見狀,不禁心頭一凜。

元始門眾人驚喜叫道“風師兄!”

“好好的人不做,非要當狗,我該怎麼做才能讓你們改變?”

這句話如同一記重錘,砸在眾人心頭,讓他們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

風銘的言辭雖然平淡,但其中蘊含的力量卻是讓人不得不動容的。

他的語氣中透露出對修真界狀況的擔憂和不滿,更有著一種改變世態的決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