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陰城事發後,洛陰城裡的修真勢力更加鬨騰起來,要為倪家討個公道。
洪陽、太榆、雄賚、讚泉、永穀、奉皋六城響應,形成七城“替天問道盟”,推舉洪陽賀家家主賀遠山為盟主,要上玉虛峰問個明白何謂正道?何謂邪魔外道?
風銘派出以七脈首座首席大弟子為首的陣容,前往洪陽,打出“修真世家,寧有種乎”的旗號,嚴令眾同門,無論誰擋道,殺無赦,務要鏟除七城中的世家枷鎖,還天下人一個自由的山河。
元始門的人趕到洪陽城時,得知兩天前“替天問道盟”已經解散,各回各家去了。
杜天雄等人愁了一路,總不能真的大開殺戒,這可不符合元始門以正道巨擘、領袖群倫自居的身份。
然而,看上去,元始山脈北邊的七城,還是沒有勇氣與元始門一較高下。
杜天雄一麵派人前往各城宣明元始門的來意,一麵派人將信送往玉虛峰。
風銘傳信元始門的人即刻進入橫斷山脈,清剿妖邪,打通北上的通道。
元始門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這樣大規模行動了,大概有兩千年未清剿元始山脈以外的山脈地域,造成實事上的那些山脈地域被其他修真勢力占據,為富不仁,為非作歹,侵害無數廣大普通人族的利益。內因無外乎,凡事著眼於大事、大局,早已不屑去做凡塵中的雞毛蒜皮之事。
風銘前腳派出同輩中人,橫掃橫斷山脈,後腳派出七位長老,各領十名外門弟子,分頭前往七城,重振七城的商鋪。並將天鴻城的所有人撤回,部署在七城。
凡事從小處著手,處處得心應手,事事勢如破竹。
大量的一品、二品靈丹運往七城商鋪,不到一個月,七城的資源流通總量,元始門占了九成,打得那些以世家自居的修真勢力無還手之力。
神仙會的核心陣地在天鴻城,那座萬年古城,早已是錯綜複雜,水淹不進,油滲不進。
風銘每每想起“通靈幻境”中的諸般情景,仍是心有餘悸。
這一回,再也沒有一個強大的黑衣人助自己打下天鴻城的一隅江山,而自己遲早是要打進天鴻城。單靠武力,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隻有在天鴻城外形成強大的攻勢,輔以對天鴻城釜底抽薪,或許有機會撕開一個口子。
風銘用一件件小事積攢著自己的威望。
對外諸事,他還算是胸有成竹。
宗門內諸事,處處可見掣肘,連師父都無可奈何,他身為晚輩就更難了。
清剿橫斷山脈,正在緊要關頭時,靈霄峰、金庭峰、流雲峰、仙鶴峰、金光峰五脈的人被五脈首座召回,沒有任何理由。迫使玉虛峰與靈寶峰兩脈的人不得不撤回到洪陽城,將消息送到玉虛峰上。
風銘怒不可遏,獨自坐在通天殿上發呆,良久,冷冷道“一群草包,不足與謀。”
怒歸怒,事情沒法進行,隻得換條路走。
他一麵令杜天雄、張公祺坐鎮洪陽城,統管七城諸事,一麵親自下山,再收錄三千六百名外門弟子入門,均勻分置於玉虛、紫陽、禦獸、靈境、華彩、宿環六峰上,親自負責眾人的修行,分配修煉資源。
他篤定隻需要三年時間,再也不會受另五脈的掣肘。
那些個暗地裡掣肘的人,終於見到風銘的瘋狂之舉,便知風銘離倒黴不遠了。
讓他們失算了的事是,風銘是一位經商的奇才,在他的陸續安排下,北七城、南六城的商鋪經營全歸了元始門。
當以經商著稱的神仙會反應過來時,已被一本極完善的藥典“銘誌·本草綱目”徹底壓製。
神仙會的幾位老掌櫃合計,用不了多久,風銘就能撕開天鴻城的口子。
隻是令神仙會頭疼不已的是,東南濱海福城崛起“青雲門”,一本“青雲藥典”讓神仙會的“鴻蒙藥典”捉襟見肘。好在比起元始門,那個僅有十二個小孩“青雲門”,實在是太過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