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倭國海盜(1 / 2)

陳登出身士族名門,其父陳珪官至濟北相、沛相。

廣漢太守陳亹之曾孫,太尉陳球之侄孫。

原本曆史中的陳登文武雙全,既能擊退江東孫權率領的十倍於己方的兵力,也能治地有方,將整個廣陵郡打造出一片欣欣向榮之景象。

陳登就任廣陵太守後,明賞罰,重威治,使廣陵鬆弛的吏治為之一振。為了籌劃一支精兵策應曹操,他恩威並濟,成功化解薛州武裝,轉為己用。

同時,陳登很注意安撫民眾,發展生產,讓廣陵的經濟成為整個徐州首屈一指的郡。

後來陳登遷為東郡太守,廣陵有數萬的百姓以及官吏願意追隨陳登,扶老攜幼,拖家帶口的前往東郡。

陳登見到此景十分感動,耐心的勸說他們回去,並言道:“我擔任廣陵太守期間,吳寇頻頻來犯,皆被我打退回去。

這裡與江東相鄰,我相信朝廷必定會安排比我更加優秀的官吏治理並鎮守這裡,請各位鄉親父老放心。”

在陳登的耐心勸說之下,百姓官吏們才終於打消了一同前往東郡的想法。

不僅如此,甚至在劉玄德的心中,陳登的地位也非常之高。

劉備逃難到荊州之時,曾經與劉表、許汜一起談論天下名士。

劉備就曾經深情款款的說道:“像陳元龍這樣文武雙全,膽誌超群的俊傑,隻能在先賢之中尋找,當今芸芸眾生,恐怕很難有人望其項背了。”

陶謙在得到吳起、蒙恬相助後,在對方的建議下開始重用徐州本地的士族。

畢竟吳起改革變法,是需要官吏協助執行的,而效率最快的自然是用熟悉當地各郡縣的本地讀書人。

吳起雖然也想用經過自己提拔、培養的讀書人,奈何時間不等人。

陳登也是因為吳起在徐州的變法非常對他的胃口,才進入徐州的官場。

以陳登的才能,沒有多久就被吳起看重,舉薦對方擔任廣陵太守,既是防範於江淮的各勢力,亦是需要其治理廣陵郡。

陳登果然沒有讓吳起與陶謙失望,僅僅兩年的時間,不但親自率軍清剿了境內的盜匪,更是用最短的時間將徐州的新法在廣陵郡內推廣得人人皆知。

…………

“陳太守言之有理,當年戰國初期的霸主魏國,就是因為四麵用兵,四處樹敵。桂陵之戰時,魏國大軍與趙國交戰,南方的楚國出兵援趙,在魏國的南方邊境與魏國的軍隊交戰。

同一時間,秦軍趁魏國的主力被趙、楚牽製,派出商鞅攻占了魏國西邊的少梁,並一路打到了安邑城下。

此時的魏國已經被幾大強國圍攻,在齊國出手後,仍然派遣主力軍與齊國大戰。

最終長期在外作戰,已疲態畢露的魏國軍隊被孫臏所算計,戰敗而歸。

徐州本就是四戰之地,西南的張角對我們垂涎三尺,西北的泰山群盜一直想報當年被逐出徐州之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