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仲達,對於未來如何判斷?(2 / 2)

這一日,攜帶司馬防任命書的使者來到了司馬家,並正式宣讀了陛下的旨意。

司馬防的官職也從六品的洛陽令升遷為五品的太樂令,務必請司馬防三日內返回京城,與新上任的洛陽令做好工作交接。

看似升遷了,從六品升為五品,然而洛陽令是掌管整個洛陽政務的實權官職,而太樂令則是掌國家祭祀,為祭祀安排音樂的官吏,屬九卿之一的太常。

直白點說,太樂令比起洛陽令完完全全就是一個閒職,司馬防算是明升暗降了。

不過司馬防本人倒也完全不在意,雖然失去洛陽令這樣有實權的職位比較可惜,但是讓他搭上整個家族的存亡去博未來,那是不可能的。

作為熟讀《漢書》,甚至傳言能倒背如流的司馬防來說,對於自己先祖司馬卬的事跡再熟悉不過了。

當年劉邦出漢中,還定三秦後,司馬卬在河內不敵漢軍後投降,隨後在項羽巔峰的時候,跟隨聯軍攻打西楚都城彭城。

在那場震古爍今的彭城會戰中,楚軍依靠西楚霸王項羽堅毅果敢的指揮,神勇無匹的衝擊力,在半日之內以三萬之師擊潰漢軍五十六萬聯軍,屍體塞滿了睢水河畔,睢水為之不流。

司馬卬也在彭城之戰中戰死,劉邦立國後,並沒有因此賞賜殷王司馬卬的後裔,河內司馬氏因此沉淪數百年之久,直到司馬防的曾祖父司馬鈞擔任征西將軍,祖父司馬量擔任豫章太守,父親司馬儁擔任潁川太守,他們河內司馬氏才開始在大漢嶄露頭角。

其先祖司馬卬在不恰當的時間,選錯了投靠的對象,最終不但自己戰死沙場,連帶家族也因此沉淪數百年。

司馬防有此前車之鑒,還是自己的祖上,自然不敢隨意的摻和到政變這樣影響一個家族命運的大事中去。

好在司馬防擔任洛陽令期間,多次讚揚並舉薦了曹操。

曹孟德雖是宦官之後,卻能因此脫穎而出,算是最大的貢獻。

送走大漢的使者後,司馬防單獨喚來了自己的次子司馬懿,由於長子司馬朗已經在幽州牧劉虞麾下任職,在父親司馬防不在家的期間,擔當起了照顧其他弟弟的責任。

司馬防回到家中的幾日,並沒有將世家大族們準備發動政變的消息告訴司馬懿,等到自己官職升遷,司馬防向使者仔細打聽後,才明白最終京城中的世家大族居然推翻了董卓的統治。

不僅如此,失去中央權力的董卓不但沒有盛怒之下,舉兵攻向洛陽,反而接受了雍州牧的官職,再次成為鎮守一方的邊疆大吏。

隻是比起昔日貧瘠且人口稀少,領土還隻有太原、上黨郡的並州,占據關中平原,並且北方即是河套平原的雍州,明顯的更有爭霸天下的潛質。

秦並天下,漢滅西楚,就是依靠的這處風水寶地。

在其子司馬懿的疑惑下,司馬防將這些時日朝廷內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並沒有絲毫的隱瞞。

“僅僅半年時間,整個天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董卓失去中央的權力,沒有了外戚與宦官的掣肘,參與政變的世家大族開始重新在大漢的朝廷拿回了話語權。

據傳言並州的劉玄德攻下了五原郡、雲中郡,幽州的劉伯安收複了遼西郡,仲達對於未來的天下大勢如何判斷?”司馬防微微一歎後,立刻直言正色的說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