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章(1 / 2)

有皇帝這個神助攻在,唐譽他們拿下京城拿下的比預想中還要順利一些,畢竟那些官員們大多數都不會選擇跟一個在他們看來已經瘋了的皇帝共沉淪。

誰也不想死,而皇帝這瘋狂的舉動動靜又那麼大不可能被隱瞞下來,因此有能力逃出城的,都立馬選擇逃出去的,還有不少為了‘將功折罪’的,還選擇向唐譽他們通風報信。

在他們看來,這是他們識時務的象征,但對蘇縣令來說,這其實還不如他們死在城中。

蘇縣令如今已經是個合格的統治者了,他可以因為大部分人無事而選擇犧牲小部分人,但他骨子裡,其實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理想主義的,在他看來,一個君王與自己的國家共生死,亡國之臣死守城門寧死不屈才是一個有氣節的人該做的事,可想也知道,一群溜須拍馬之輩,又怎麼可能為了那虛無縹緲的忠心氣節,而選擇死不投降呢?

他們甚至恨自己投降的不夠快,怕自己投降之後維持不了現在的體麵生活。

蘇縣令厭惡這樣的人。

為臣子,他們沒有對君王獻上足夠的忠誠;為父母官,他們卻隻想著吸百姓的血;為上官,他們也隻知道層層剝削下屬。

好在這已經是京城、前朝的最後一道防線了,所以就算把這些人都殺了,也不會影響之後新朝的建立。

不過蘇縣令深思熟慮後,還是放棄了這種做法。

先讓人去從他們嘴裡挖出平常藏錢的地方,和跟哪些人有過聯絡,進行過什麼交易,等著一切都弄清楚後,再將人抄家,帶去挖礦之類的發揮出最後一點餘熱。

處理完這一切後,蘇縣令才找到唐譽:“陛下,該登基了。”

唐譽:“……?”

大概是造反的念頭是唐譽提出來的,所以這支造反隊伍,名義上的主公一直都是唐譽,哪怕後期管事的一直都是蘇縣令,但在蘇縣令心裡,現在江山打下來了,該登基的依然是他。

唐譽覺得跟這種死腦筋相處起來真是頭疼,現在該是誰登基不是已經是一件很明顯的事了嗎?

蘇縣令其實未必不知道這一點,但他守諾,基於這一點,他認為還是該唐譽去登基。

唐譽對此忍不住歎氣:“先生覺得我是做皇帝的料子嗎?”

蘇縣令下意識道:“阿譽聰明絕頂,隻要收心,必是百姓之福。”

唐譽這個主公,並不是一點作用都沒起到的,至少在造反途中遇上的很多困難,都是唐譽隨口一提,便讓人醍醐灌頂,蘇縣令不認為這是巧合。

唐譽很隨意的攤手:“這種事還是勞煩先生了,我年紀小,還在長身體呢,不適合勞累,更彆提我還天天都要喝藥了,去管政務那不是嫌自己活得不夠長嗎?”

蘇縣令:“…………”

一開始見唐譽迎風咳血時,蘇縣令還緊張兮兮,後來看到唐譽一邊咳嗽一邊將刺客一腳踹死後,蘇縣令就覺得自己曾經各種小心連句重話都不敢說的自己像個傻-逼,養病?

蘇縣令覺得他身體比誰都好,沒準咳的血都不知道是雞血還是鴨血,也就蘇小玉那傻丫頭會信!

小玉原本不是這個姓的,不過後來蘇縣令收了她坐義女,對方便跟著他姓了,而曾經的那個隨父母的姓氏,小玉曾經便不願意提起,就更不用說是現在了。

唐譽誠懇地看著蘇縣令:“我相信先生,一定會管好這大好河山的。”

蘇縣令還在猶豫,所有的重擔壓在一個人頭上,是很沉重的,光是曾經管理一縣之地,蘇縣令其實便感覺心力憔悴了,因為他是個很多愁善感的人,所以蘇縣令很怕,他上位後因為看了那些天災**後而難受至死。

唐譽見他猶豫,使出了殺手鐧:“更何況,你當不當皇帝,那些事不也都是你在乾?”

蘇縣令:“…………”

這話不假,除了一開始的時候唐譽會管些事以外,之後唐譽就什麼事都丟給蘇縣令了,蘇縣令乾不完的再丟給其他人,就這麼一層層遞下去,唐譽本人卻每天除了吃就是玩,偶爾蘇縣令覺得他不能這樣荒廢時光,逼他讀本書立馬就說用眼過度看得眼睛疼,逼著看了半刻鐘不到就能咳血叫大夫。

之前都尚且如此,唐譽當上皇帝後會是什麼樣,蘇縣令覺得自己都可以想象了!

於是蘇縣令便被說服了,把這消息跟其餘同僚一說,也無人意外,野心家認為蘇縣令野心勃勃,等的就是這一天,一開始就跟著舉旗造反的倒是都清楚唐譽是什麼德行,也不意外他能做出這種‘禪位’的行為。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蘇縣令年紀不小了,且還尚未婚配,他們還能有小太子麼?

這事蘇縣令倒沒多想,畢竟不是還有唐譽麼,現在江山打下來了,他跟小玉正好成婚,把他們的孩子立為太子就是了。

對此,唐譽選擇立馬送上生子配方,小玉想了想,覺得打仗更快樂,於是也拒絕了這個提議。

對小玉來說,唐譽當然她最重要的人,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但什麼情啊愛啊,卻是沒有的,儘管在被買下來的那天她就知道自己是作為什麼身份進的唐家,可她乾的一直都是丫鬟的活,卻並沒有什麼風花雪月。

生孩子這種事,強迫不得,蘇縣令對此也無可奈何,畢竟比起這倆,他更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