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特殊記憶(五):小隱林藪大隱朝(2 / 2)

[刺客信條]狂瀾 大君歸 6442 字 11個月前

“我想起來,我小時候是在山上生活的。”蘇檀目光放遠,“好像是一個很小的道觀,隻有一個老道士,很窮。日常他吃素,我吃肉包子。”

肉包子不常有,逢年過節香客上山進香、求名算卦、下山主持法事科儀——總之就是有錢的時候才有得肉吃。老道士說修行人忌食五葷,忌殺生見血,但蘇檀是小孩子,三清不會計較。

“老道士還說過,等我長大了,就把相學易算之術傳給我,讓我以後下山了也能有口飯吃。但是……還沒等到他正式教我的那一天,我父親就把我接下山了,還給我戴上了一款長命鎖,說是好不容易求來的,可以保命。”

李淳風道:“我猜是令尊做摸金校尉心虛,怕影響你福格氣數,所以把你送上道觀寄養?那他接你下山,應該是要金盆洗手了吧?”

“哪有那麼容易呢。”蘇檀搖頭,“我下山了,和爹娘都不親。家裡還經常有人出入,勸他一起去乾活,三番五次,又消失了個把月,應當是重操舊業了。後來,爹把我也帶了過去。”

李淳風“啊”了聲,一時不知該做何表情。

蘇檀麵色平靜地繼續講:“乾盜墓這行,一般是兒子下去,爹在盜洞口拉繩子。我年紀小,又從小在道觀修身養性,鍛煉筋骨,一些狹窄地方也能鑽過去,就這樣走了好幾個穴。直到出了一次事故,繩子上頭斷了,墓穴開始落石,還有流沙倒灌進來,我被石頭砸暈了。醒來……醒來也是因為盜墓賊。”

“也是盜墓賊?”

蘇檀點頭:“盜洞我是認得的,那個盜墓賊看到我嚇瘋了,喊著有鬼有鬼,直接跑了。我爬出盜洞,找到他們藏東西的營地,有衣服有鋤頭,還有一點水和乾糧,就靠這個活了下來。”

沒有戶籍隻能做流民,幸好蘇檀剛從地下出來,雙眼無法適應強烈日光,就用盜墓賊留下的短衣蓋住頭,透過衣服上的破洞、拿盜墓賊的鏟子當拐杖勉強探路,路人都被他這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嚇得半死,往往扔下東西就跑。運氣好,還能撿到一點殘羹剩飯。

沒人盤查他的來曆。一路風餐露宿,食野啃草,稀裡糊塗竟走到了南坨山附近。

李淳風嘖嘖稱奇:“真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令尊給的長命鎖有如此保命奇效,莫非真是仙人遺饋?”

“不是。”蘇檀搖頭,“我娘說過,那玩意也是從墓裡盜出的水頭,被我爹包了層中空的檀木殼子,動一下還會在裡麵響。”

李淳風繼續問:“令尊令堂可有說過,那寶貝是從什麼墓裡盜出來的?”

“應該是漢墓,那個時候東西多的是漢墓,至於是歸屬哪位主人……就不得而知了。”

李淳風再問:“那座墓已經被盜空了嗎?”

“摸金校尉,十墓九空。都摸到墓主人室了,應該不會留下什麼東西。”

李淳風麵色頗為可惜:“原來如此……我還以為是仙人遺存呢。”

“也許吧。”蘇檀不知道該怎麼解釋自己的死而複生,除了“仙人”外,也沒更好的答案了吧。

李淳風轉頭把蘇檀說的來曆與至元道長說了一遍,至元道長沉吟半晌,囑咐蘇檀來曆切勿再與旁人說,再張羅著積累的香客人脈給蘇檀記上了靜雲觀的道籍,正式皈依為道家居士。

至此蘇檀終於有了戶籍,和李淳風一起晨鐘暮鼓,抄讀經文,練符學易。

蘇檀還記得幼時學過的東西,有李淳風帶入門,學起來很快,勤勤懇懇,進步斐然,李淳風對自己的教學成果非常滿意,引為摯友,無話不談,蘇檀與他共處,性格也慢慢活潑起來。

山上的道觀生活簡單而平靜,日複一日,春夏秋冬。

時值天下紛亂,靜雲觀香火也慢慢有了興旺之相,蓋因李淳風陰陽易學已頗有名聲,占課無一不驗不一不靈,求測者絡繹不絕。

但李淳風主要興趣精力放在天文曆法上,整天在紙上算來算去,給人卜測算命是隨緣。一些香客大老遠跑遠,耗費重金卻求不得李淳風來測算,不由得怨聲載道。

李淳風被師兄們一勸,有了彆的主意:“師弟,你代我去幫香客們算如何?”

蘇檀專心畫符頭也不抬:“這怎麼能代?香客都是衝著你的名聲來的。”

“如何不行,他們又沒多少人真的見過我!”李淳風信誓旦旦,並許以兩塊肉餅的重利誘惑,“你的水平又不比我差!給他們算足夠啦,幫幫我嘛。”

蘇檀被他拗不過,隻好接下這份差事。兩個肉餅,第一天就在道觀外吃完了,吃完進去就乾坐一上午,往來香客無數,沒人肯正眼瞧他。大抵覺得嘴上沒毛辦事不牢,還是指名道姓要找李淳風或至元道長,被師兄們一陣推托推薦才有少數幾個來向蘇檀求測。

蘇檀也樂得清閒如此,有空就繼續看書。

測卦一事,不能說的太直白,亦不能說的太含糊,蘇檀看過李淳風是如何對香客說的,也學著他神神叨叨的風格,彆的不說,能唬住人就很好用。

一來二去,慢慢也有不少人找他測算了,不過仍有不少人一定要李淳風來算。蘇檀也會耍聰明心眼,先問過問題,裝模作樣掐指一番,說自己算不出來,要去請教師兄,請對方稍等一會,出去溜達一圈再回來把自己的話告訴香客。

有了李淳風的名頭,香客自然相信,省卻了不少麻煩。

“你小子,會玩啊。”李淳風咬著筆頭,故意板著臉,“打著師兄的名頭誆騙香客,要是砸了招牌怎麼辦?”

“師兄聰明絕頂,才思敏捷,定能幫師弟找回場子的。”蘇檀十分自覺地預先準備了綠豆糕。山上難得吃幾回零嘴,李淳風眼睛一亮,馬上不計較了,信誓旦旦地保證要是蘇檀馬前失蹄,他就來出麵給香客解釋。

名聲日積月累,靜雲觀的名聲越來越大。不少人慕名而來,都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