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4:我寫字能賺錢》全本免費閱讀
銷售陳一偉早有想法,他說道:“我覺得我們可以主動出擊,掌控這個市場,而不是把命脈放在那些店老板身上。
不過,我並不是建議我們公司開直營店。
當然,我並不否認開直營店是不錯的營銷方式。
比如,豫省新飛電動公司,在2月份時,他們公司的第一萬輛電動車下線,而且第100家旗艦店也開業,銷售非常樂觀。
據我們調查到的,現在開電動摩托車店的生意非常不錯,不少店老板都賺了錢,加大了投資力度。
但是,當彆人看到人家賺錢後,也會加入開店,當門店數量增多之後,利潤空間肯定會被壓縮。
如果我們開那麼多直營店,一旦後續生意轉差,這些人員的安置就是個沉重的負擔。”
林岩提醒說道:“我們公司開直營店,這點不太實際,不能本末倒置,除非能壟斷這個市場,而且生意非常好。”
郝強暫時沒有發表意見,陳一偉和林岩說得都有道理。
如果市場壟斷的話,而且好賣,當然是自己開專賣店最好,拿到的利潤最多。
比如,人間煙火就沒有開放加盟店,未來的嗨底撈也沒有。
開放加盟店,難以把控服務質量,隻會損害品牌形象。
很多加盟店就是因為開放了加盟,把品牌聲譽弄糟糕了。
不過,開電動摩托車跟開火鍋店不一樣,產品已經定型。
陳一偉說的也有理,現在開電動摩托車店的確能賺錢,生意很好做,一家門店,一年賣上百輛電動摩托車輕輕鬆鬆,一年賺五萬元以上。
生意好的門店,一年能賣好幾百輛電動車,一點都不誇張。
像郝強的家鄉,全鎮人口十萬人,約兩萬戶家庭,但賣電動摩托車的門店並沒有,需要到縣城去買。
而未來十年內,差不多戶均一輛電動摩托車,那就是2萬輛需求量。
所以說,這個生意是可以做的,越早做越好賺錢。
他們鎮上沒店,主要還是有錢投資開店的老板太少了。
二十輛電動摩托車,光進貨投資就得好幾萬塊錢。
而農村的村民,根本沒有做生意的想法,也沒資本。
有這個資本的,隻有鎮上的老板們,但都有自家生意經營,不輕易轉行。
大概三四年後,電動摩托車店多後,競爭激烈,店鋪租金也跟著上漲,生意就不好做了。
特彆是,網上購物興起來後。
郝強大概知道未來形勢,他有信心這麼布局。
陳一偉能猜測到未來走勢,但他猜不到開電動摩托車賺錢能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