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科舉考試(2 / 2)

“陛下,你怎麼還不明白,朝廷本身不能創造財富,財富都是勞動者創造。朝廷的任務就是為勞動者創造一個能安安心心創造財富的環境而已。雖然朝廷製定了稅收製度來收取財富為自己而用。可是總有一些人不安分守己,他總是想著多吃多占。長此以往,他的財富會成倍數的增加。這個時候朝廷就要想辦法把這種人給打壓下去,畢竟任由其發展會威脅朝廷。”

“小牧,按照你這意思,天底下有本事的人都該死嘍?畢竟能夠在朝廷的政策下發展起來的,哪個不是有本事的人?比如我們隴西李家。為何五姓七望裡隻有我們隴西李家得了天下?就是因為太上皇高瞻遠矚,朕驍勇善戰。包括朕的大哥和三弟,都是能征善戰之輩,他們之所以沒有沒有多大名氣,就是因為有朕的存在。不是因為這些,我們隴西李家何德何能可以坐擁天下?按照你這意思,為了江山的長治久安,那些有本事的人都該殺?先利用他們創造財富,等養肥了直接殺,一個不留?”李世民說的很是驕傲,當然,人家也有驕傲的本錢。

“陛下,你怎麼能有這想法?有本事的人怎麼能該死?世間萬國,都要我們一個一個的去征服。征服一個民族可不是靠武力就行,軍隊打過去隻是第一步。接下來是治理問題,這才是重中之重。我們必須從文化信仰,經濟民生,人員配置上來入手,這需要大量有本事的人。所以,我們要給百姓一個向上的機會。這種割韭菜時間長了,大家會明白,會厭倦,會不思進取,會躺平。為了不讓大家躺平,讓大家拚命的為朝廷創造財富,我們要給他們打開一個口子,一個升遷的口子。這個才是重中之重,萬萬不能把百姓升遷的口子給關上。如果朝廷取材的對象隻是達官顯貴,那麼百姓就會站在朝廷的對立麵。”

李世民和長孫無垢不愧是名門望族出身,聽到張牧這話立馬來勁。

“小牧,你說說看,在這個世家把持朝政的背景下,怎麼給百姓打開一個升遷的口子?”

聽到李世民這麼問,張牧愣住了。

這個還用問?科舉考試啊?

後世的清辮子為何能統治漢人三百年?不就是因為他們完善了科舉考試,一邊從漢人中選取人才一邊讓漢人看到升遷的希望嗎?

等等,曆史記載:

科舉製度是從隋朝開始建立,在隋朝之前,官吏的選拔主要依賴推舉或憑借家庭出身。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大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這就是為什麼朝堂裡一多半官員都是世家的人,他們有舉薦資格。讀書人想出人頭地就必須依附世家,名門望族。

直到隋文帝楊堅創立了科舉製度,本來這是好事。可惜等老楊死後,小楊一心想著挖運河,攻打高麗,科舉反而停頓下來。

曆史上也是唐太宗李世民重新提出科舉考試,後來一代女皇武則天大力推廣,這才給科舉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直到了宋明時代,科舉才成為朝廷選官的唯一途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