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現在李世民還沒想到科舉考試,那咱為何不給李老二提提速呢?也好讓天底下讀書人早日有出頭之日。
想到這,張牧脫口而出:
“陛下,這個簡單,科舉考試。”
聽到張牧這話,李世民和長孫無垢立馬為之一振。
科舉考試?對啊,前隋文帝為何能把國家治理的那麼強盛?不就是因為他破天荒的推出了科舉考試嗎?
不論出身,不論背景,隻要有學問,就能為官。
就因為有大量有學問的人被朝廷挖掘出來,隋文帝才有底氣向世家說不,從而降低了世家子弟為官率。如果隋文帝能再活二十年,名門望族的舉薦製度必將土崩瓦解。
當然,如果這樣,自己李家也沒有機會。
“小牧,幸好有你提醒。不然,朕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想到這個呢。”
“陛下,這些年沒人向你提科舉考試?”張牧震驚了,這怎麼可能?隋朝也隻滅亡了二十年而已,怎麼能把隋文帝成名之策給忘記了?
聽到張牧這話,李世民和長孫無垢互相看了一眼,然後又同時看了看張牧,此時三人全然明白這是為何。
現在大唐愈加穩定,社會層次也劃分完畢。朝廷裡那幫人都是社會上層之人,處於上層社會的人怎麼可能會作繭自縛的提出科舉考試?
如果繼續推行舉薦製,那自己子孫後代都能為官。可是如果推行科舉考試,萬一自己子孫不是那塊料呢?家族豈不是要中落?
這也就是為何沒人向李世民和長孫無垢提科舉考試的原因。
“小牧,你今日所言值萬金。以你之才完全可以拳打房相,腳踢杜相。可是你還年輕,還需要曆練。彆著急,朕必重用你。朕現在有很多事要做,不能久留,告辭。”李世民說完直接拉著長孫無垢起身離開。
看到李世民和長孫無垢離開,張牧沒有驚訝,隻是淡然開口說道:
“陛下,現如今天下讀書人大多都是世家門生故友。你公然開科舉,所取之才大多也是世家的人。這個局,你怎麼破?”
果然,聽到張牧這話,李世民和長孫無垢又返回坐下。
“小牧,你說這個局怎麼破?如果所取之才都是世家的人,那科舉考試有什麼用?”
“小牧,你趕緊說,朝廷該怎麼辦?雖然現在有了廉價白紙,可是書籍還是不夠用。書都在世家手裡,他們可以培養大量的讀書人。真論學識,世家的讀書人肯定比百姓的要強。畢竟世家不但讀書人多,藏書也多。而平民百姓能讀書的本來就少,書籍更是少的可憐。”
看到長孫無垢和李世民很著急,張牧那是一陣的嘚瑟。
“簡單,考試分南北。世家都是北方人,他們門下的讀書人也都是北方人。我們隻要把科舉分成南北兩場進行,無論結果如何,所取之才至少有一半都是尋常百姓。”
“那這樣一來,人才的質量豈不是大打折扣?”聽到張牧這話,長孫無垢很是擔憂。
“哈哈哈………”張牧笑了,笑的眼淚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