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醫者仁心(1 / 2)

《女官路:我與皇帝二三事》全本免費閱讀

趙渝和太醫署的五位太醫一共安排了十位病人,經過前兩輪篩選,留下十名女醫為真正病人治病。

問題出就出在這兒了。

十位病人症狀各不相同,有風寒也有腰痛,還有外傷,總之囊括了不少常見病症。留下的十人按照前兩項成績的高低抽簽,抽中哪位便為哪位病人看診。

第一位抽簽的女醫名叫葉知秋,來自汝州,父親是汝州有名的婦科聖手葉稻先,他家所有孩子,不論男女都要學醫,這是祖上就傳下的規矩。葉知秋和妹妹葉如冬一起上京趕考,隻是妹妹年紀小,醫術不精,卡在了第二關。

葉知秋人看上去有幾分高傲,但她的本事也對得起這份傲氣,眉眼清冷,麵若寒霜,不苟言笑,又著一襲白衣,就如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袖中伸出纖長玉指,隨意抽了一張,動作乾淨利落。

第二位抽簽的女醫就是向太醫的女兒向晚晴,她看著有些失落,本對第一勢在必得,結果被葉知秋壓了一頭,她年輕單純,情緒全寫在臉上。

每張簽都疊得大小一致,而向晚晴卻不知道在挑揀些什麼,拿起一張又放下,顯得苦惱不已,連趙渝都看不下去了,笑道:“向小姐,這簽都長得一樣,你還能透過紙看見字不成?聽天由命吧。”

向晚晴臉“唰”一下就紅了,圓圓的小臉瞬間漲得通紅,趕緊隨手拿起麵前一簽,一直冷冷淡淡,對周圍一切都好似漠不關心的葉知秋一直盯著向晚晴,目不轉睛。

所有人抽簽完畢,等待分配病人,葉知秋抽到的是一位四十歲上下,患有哮病的女子,少神,望舌色,較正常舌色紅,苔厚重;呼吸急促,喉間聞及哮鳴音;葉知秋將手搭上女子手腕,脈沉細緩,又問了問平日症狀,除了胸悶多喘外還易出汗。

一番診斷後,葉知秋心裡有了答案,提筆在紙上寫方——麻黃、白果、蘇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黃芩、半夏,主治痰熱內蘊證,宣肺降氣,清熱化痰。

方子開完,也算是交了卷,這位病人被帶去再次診治,接診的是蔣太醫,他一番問診後,拿起葉知秋開的定喘湯方連連點頭,對女子說道:“你直接拿著這個方子去抓藥吧,錯不了。”

向晚晴抽到的是個五十歲出頭的男子,身材消瘦,是個搬貨工,名叫陳國,左側肩膀疼了幾日,現在抬都抬不起來,向晚晴心中暗道自己的運氣不錯,肩痹症①而已。她在男子的痛點輕輕按壓,再抬一抬他受限的手臂,簡單把脈後就決定施針。

取出自己帶來的銀針,取好穴位,肩髃、肩貞、肩髎、臂臑、手五裡、手三裡、外關、肩井,銀針刺入,又拿出艾絨,攥成艾柱,置於銀針的另一端,點燃艾柱,采取溫針治療。

艾柱燃儘大約要一炷香的時間,在此期間,葉知秋完成了她的考試,她走過來瞧瞧向晚晴,也不吱聲,默默點了點頭後就走了。

一炷香後,艾柱燃儘,向晚晴將針取掉,又在疼痛部位推拿,放鬆放鬆關節。

治療完畢,陳國是覺得輕鬆了不少,胳膊抬的都比先前高了不少。陳國再去找範太醫看一遍,向晚晴也完成了她的考試。

陳國離開考場時還好好的,過了一會兒,突然感覺胸悶氣短,吸一口氣胸口疼痛不已,本來都已經回到家準備休息一陣繼續扛貨物,這下連安靜坐下都難耐,又匆匆趕回考場討要說法。

考試還沒有結束,已經考完的女醫們也都在考場等候結果,找人可不難找,他認為是剛剛那位小女醫給他紮出毛病來了,直接過去,抓起向晚晴的手就要去見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