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她朝我笑了!”
“她笑起來更好看了,好俊俏,好喜歡!”
……
沈靈雨忍俊不禁,轉過身暗笑。
時辰到了,隊伍最前方開始檢查隨身帶的東西,因為皆是女子,特意安排了幾位嬤嬤和屏風,兩條隊伍去往的方向也不同,考前看來是不能與薑梔姐姐說上話了。
過了檢查後,一樣是登記抽簽,與之前不同的是,不光抽取試房號,還要抽取試題,從《易》《書》《詩》《禮記》《春秋》中抽取一道。
沈靈雨隨手抽取一張,打開一看,《禮記》,三十二號試房,將名帖和房號都遞給登記官員,記錄完就朝裡走去,找自己的小屋子。
還是熟悉的小磚房,條件卻比上回好了太多,上回的蠟燭隻能靠蠟油固定在桌上,這次倒給了一個燭台,房間裡還燃上了熏香,連木凳子也擱上一層絨墊,床榻上的草席倒是沒動,大約是想著既不過夜,總不會有誰家小姐會願意躺吧。
所有考經義的女試子們俱已坐下,侍衛再次檢查,分發考題與答卷,展開試題,見《禮記》的題目寫道——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人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遊其誌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誌。”
其此之謂乎!①
手中拿著試題先是默讀一遍,再仔細切題,在腦中打著草稿。
這是教學之道,學做官就先學為官之事,學為士就先學為士之誌。教師要先教會學生尊師重道,明確學習之誌,再按順序循序漸進,並讓學生自己時常存疑惑於心中,促使自己思考。
略一思索後,沈靈雨提筆答題,文思泉湧,僅過了一個時辰便已寫完。
放下筆,她突然有些唏噓,時隔半年,再次坐在這一方天地,不同的是,上回躲躲藏藏,這次是堂堂正正,上次是為了彆人,這次是為了自己。
不遠了,再走上幾步,就離真相越來越近。
這邊都在安安靜靜地答題,無人鬨出什麼動靜,而另一邊卻熱鬨非凡,趙渝作為第一屆女子科舉的主考,兩邊考試都該兼顧,可是文試太過無趣,他繞了一圈就走了,另一邊的“雜試”則豐富多彩。
參加女禦廚考試的廚娘們大展身手,趙渝等考官特意空著肚子來,隻為這一場比試。京中炙手可熱的女廚神蕭寶兒也位列其中,眾考官不少人都還未嘗過珍寶樓的新菜,隻是早有耳聞,心癢難耐,盼著趕緊上菜。
蕭寶兒為了這場比試做足了準備,還帶上了臨行前她爹特意為她打的菜刀,老江親手為她磨利了刀刃,還一大早送她到了考場,倒是石掌櫃,算準了蕭寶兒一定能考上,憂愁得昨夜便吃不下飯,今早更是傷心,也沒來送她。
各位廚娘都拿出看家本事,香味都遠遠飄進隔壁正奮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