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總算不是鴨蛋了(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14431 字 18天前

第873章 總算不是鴨蛋了

知了!知了!知了……

樹上的蟬鳴不絕於耳,太陽曬得人黏黏答答的。

李建昆在辦公室有點坐不住,叼著根來到行政樓樓底下。

他的辦公室目前還在最老的華電工廠裡,產業園內新落成一幢七層高的辦公大樓,裡麵倒也給他預備了一間寬敞明亮的辦公室,不過暫時沒搬。

主要習慣了。

他向來是個比較戀舊的人。

“薑洪!”

在樓底屋簷下,剛好看見現在產業園兩個電子廠的總廠長薑洪,李建昆招手把他喚過來。

“咋了老大?”薑洪屁顛屁顛湊上前。

晶圓。

李建昆感慨,世風日下,小純純也變得不那麼純了……

後排稍微好點。

李建昆把保障這對祖孫倆吃穿用度的任務,直接交給了華電工廠的財務經理小純純,一個宗旨:要啥買啥,缺啥補啥。

特區的商場實在太好逛了,裡麵各種進口商品,許多都是內地沒有的,讓人眼花繚亂,看見啥她都想要。

她用小手扇著紅潤透汗的臉。

她所精通的學問,每一項都與芯片息息相關。

不待李建昆開口,薑靜純眨眨眼說:“你彆跟她說多少錢不就行了。”

從後排下來一個麻花辮姑娘,手裡拎著大包小包。

薑洪看出他所想:“林老太太身子骨還挺健朗的呢。”

“去新廠那邊沒有?”

“走小珍,喝點茶,晚點再回去,渴死了。”薑靜純上前替她拎了些東西,倆姑娘一起鑽進財務部的辦公室。

對於芯片業,對於李建昆來說,這位老奶奶堪稱一個寶藏女人。

林蘭瑛女士被譽為我國的半導體之母,其在半導體材料領域的造詣,無需贅述。

畢竟祖孫倆過來,僅帶了一隻藤條箱。

嘟!嘟!

一輛藍鳥轎車從廠門方向駛過來。

“小珍姑娘。”李建昆笑著招呼。

李建昆眯起眼睛,瞅了眼猶如白熾的天空,眉宇間有些擔憂。

“你要照顧好奶奶嘛,必須要用的東西,怎麼能缺呢。”

汽車在行政樓樓底下停穩,開車的薑靜純火急火燎跳下,一件白色束腰連衣裙不少地方都汗濕了。

而半導體材料,是芯片的軀體。

他注意到,小珍姑娘手上買的東西,給自己的其實並不多,主要還是給她奶奶買的。

“太太太太熱了!”

自從研究院的陳工提出,邀請林蘭瑛女士過來指導一下,李建昆後知後覺意識到,當下找遍全國,恐怕都找不出在芯片領域,比這位奶奶更厲害的大拿了。

而但凡她的眼睛停留五秒以上的商品,薑姐姐會立馬買下來塞進袋子。

新電子廠目前主要也在生產BB機,旁邊還有一座工廠,正在計劃上線一個新項目,或者說一種材料的製造——

工廠裡大部分區域是沒有空調的,上萬平方的開闊場地,即使裝上一排這年頭的窗式空調也不頂用。

前世老人家似乎辭世於八十幾歲,其實也沒多少年了。

“對!

這樣的烈陽天,汽車空調也不頂用。

見薑洪點頭,李建昆又問:“林先生呢,撞見沒?”

也是貴得離譜。

問題是,不僅是華電公司,我們整個國家,在芯片領域的人才實在太匱乏了。

“畢竟六十七歲了。”李建昆的心情頗為複雜,既想獲得這位老奶奶的全力幫助,又擔心老人家的身體。

姑娘叫小珍,林蘭瑛的親孫女。

隻是今天這樣逛兩個小時,花了三百多塊。

同時許多人並不知道,除了物理學家的身份外,她還是位光學專家、數字家、微電子專家……

“還在隔壁廠裡呢。”薑洪回道。

比如老年高鈣奶粉。

李建昆在一顆移栽過來的老樟樹下,和薑洪聊了會兒工作。

小珍吐吐舌尖:“奶奶估計又要罵我。”

不多時,小珍姑娘從辦公室出來,說要回華電賓館。

附近不遠,走路過去不超過五分鐘。

特區的招待所資源非常緊張,在設計華電產業園之初,李建昆已經考慮到往後港城公司來人,以及外來專家技術交流等問題,所以規劃建造了一座內部賓館。

年後剛裝修好投入使用。

“我送你去吧,剛好我也要出去。”

李建昆開上大奔,載著小珍姑娘,龜速駛離廠區,目的是為了和她多搭幾句話。

“小珍姑娘,有對象嗎?”

後排,姑娘臉頰緋紅,偷瞄一眼他的後腦勺,搖搖頭,輕聲說:“沒哩……”

“我們產業園裡有不少年輕才俊啊。”李建昆通過後視鏡看她一眼。

姑娘趕忙低下頭,讓人看不見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李建昆倒不是想轉職做紅娘,主要……他仍然不確定能不能留下林蘭瑛。

看得出來,老太太很疼愛這個孫女。

……

……

把小珍姑娘送到九層高的華電賓館後,李建昆驅車右拐。

大奔行駛在整潔的柏油路上,路旁有特區的鐵血建設者們,正頂著炎炎烈日,做綠化建設。

華電芯片產業園,已成氣派。

占地一千畝的園區內,散布著數十座建築,以柏油路麵相連,再以景觀和綠植環繞。

這樣的大型工程,通常需要五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工。

然而,這就是特區速度。

大奔靠近一座規模不小的廠房,外麵有幾輛解放車正在卸沙,廠房已經建好,這些沙倒不是用以建築。

而是這座工廠的生產原材料。

晶圓,這種十分高端的半導體材料,其原材料是矽,需要從常見的沙子中提取。

隻是對於純度的要求,非常非常之高。

這與芯片的先進程度成正比。

在後世,通常高端產品上使用的芯片,要求矽晶片的純度達到十一個九,也就是99.999999999%。

這年頭雖然沒必要這麼高。

但至少也要提純到四個九。

這就是華電研究院半導體研發部,當前麵臨的技術難關,他們達不到,儘管隻差一丟丟。

然而,沒達到就是沒達到,生產出的晶圓無法滿足當前主流芯片的使用。

廠房內很安靜,沒什麼工人,設備基本也處於關閉狀態,李建昆沿著刷有綠色地坪漆的地麵,大步向前,驀然,耳邊傳來一陣歡呼。

他循著聲音望去。

加快步伐。

“成功了!”

“還得是林先生啊。”

“嗨,這種提純技術,林先生恐怕多年前就掌握了。”

“信手拈來,佩服!”

一台李建昆甚至叫不出名字的設備旁邊,圍繞著一群研究院半導體研發部的技術人員,設備正前方,坐著一位白發老奶奶。

正是林蘭瑛。

“我說你們這些家夥,散開點行不,熱不熱啊。”

李建昆沒好氣道。

大夥兒訕訕一笑,趕忙向後退去。

林蘭瑛的確涼襯衫的後背上,汗濕一片,不過精神頭蠻不錯。

“林先生,成了?”

李建昆上前躬身詢問。

林蘭瑛點點頭:“這種提純技術不算難。”

好家夥。

如果不是打過幾次照麵,並且清楚她的來頭,這話屬實有點那個啥嫌疑。

不算難……研究院半導體研發部,幾十號科研人員,搗鼓幾個月還沒突破。

李建昆眼神熾熱:

“林先生辛苦了。”

林蘭瑛笑著擺手:“勞你們看得起,大老遠請我過來,沒耽誤你們的事才好。”

這話聽得李建昆有些難過。

老奶奶一點主人翁的想法也沒有,完全當自己是個客……

幫忙攻克技術難關後,林蘭瑛示意周圍的人繼續忙活,自己告辭離開。

李建昆上前攙扶:“我送您回去。”

林蘭瑛輕拍他的手背,表示不用攙扶:“我還沒這麼老呢。”

“我看也是。”李建昆眨眨眼。

“小李你好像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