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平平無奇老奶奶(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10415 字 27天前

臨近六月的特區,已是驕陽似火。

短短半年時間沒過來,特區又換了新顏,一派蓬勃發展的勢頭。

原本看到這些,李建昆應該是高興的,不過,現在手上的一份文件,讓他多少有點咬牙切齒。

本是擺上台麵的事。

某些家夥非得當了***還立牌坊。

內容冠冕堂皇,說華電公司違反這違反那,就是不提那個雙方都心知肚明的緣由——

華電公司在特區大搞芯片產業園。

這傷害了某些家夥的利益,所以拉進了黑名單。

即使在港城,華電公司也進口不了芯片的技術、設備和材料。

“現在你看怎麼辦吧,芯片廠那邊沒法開工了。”

靠牆的木藝沙發上,林新甲攤攤手說。

他所指的芯片廠,是原港城寶通公司的芯片廠。拿下這家芯片廠後,華電bb機的芯片都是在那兒生產的。

自然節省老鼻子錢了。

所以即使和摩托羅拉打價格戰,李建昆也不懼。

“那就搞培訓,拿剩下的材料練手,把新招的員工都培養到老員工的水準。”

至於華電bb機所需要的芯片,重回以前,再向其他公司訂購。

巴統並沒有限製華電和內地成品芯片的進口,這個他們也限製不了,頭上那些資本大佬不會答應。

“不解聘一些員工?”林新甲問,芯片廠不能投入生產,沒有進賬,養著現在這麼多員工,每個月要搭進去不少錢。

李建昆用關愛智障的眼神看向他:“我大規模地培養員工,你還要開除員工?”

懂得芯片製造的人,這年頭可不好找。

為了給特區華電產業園做人才儲備,他特意在內地和港城兩地招聘合適的新員工,像內地,花大價錢送到港城去培訓。

每一位員工都是寶。

林新甲訕訕一笑,轉過彎來了:“這樣吧,廠裡也不需要這麼多師傅,多餘的人我安排到新收購的其他公司。”

這還算個話,李建昆點頭:“看看有多少人願意過來特區工作,待遇從優。”

特區的芯片廠,基本已籌備好。

林新甲撓撓頭:“可是、材料?”

話題又繞回來。

想要製造芯片,原材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兒。

也是現在最卡李建昆和華電公司脖子的事。

製造芯片有四大難:

1.設備。

不僅僅是光刻機,它隻是最核心的一種設備,事實上,芯片領域還有很多關鍵設備,譬如:

測試機。

一顆芯片的生命周期開始於對市場需求的分析,跟隨著產品的定義、設計和製造,封裝完成以後交付到終端消費者手中,在整個流程中需要經過多次測試。

這時就需要用到測試機。

它集成了眾多精密的儀器,整體造價也十分昂貴,並不比光刻機便宜多少。

目前,全球半導體測試機市場,主要被漂亮國的泰瑞達公司,和小日子的愛德萬公司所控製。

刻蝕機也是非常重要的設備。

無獨有偶,全球刻蝕設備市場,主要被小日子的東京電子,和漂亮國的應用材料公司所控製。

還有離子注入機。

離子注入是晶圓製造摻雜的核心工藝,技術壁壘僅次於光刻、刻蝕、薄膜沉積。

作用是向矽晶圓中注入要摻雜的原子,從而使芯片獲得特定的電性能,否則芯片即使做出來,也無法正常工作。

這種設備的市場,()

主要被美、日,荷三國企業所壟斷。

還有不少。

幸運的是,這些個設備,李建昆現在手頭都有。

以前的寶通公司,既然能自主生產芯片,吃飯的家夥事兒自然齊備,當初趁著巴統放開對大陸的光刻機技術禁運時,他特地派柳婧妍帶隊去漂亮國,高低也弄回一些。

對於設備,李建昆頭疼的不是沒東西用的問題,而是製造。

這些設備至少都有一台,現在擱特區華電研究院裡被五馬分身,研究人員們日以繼夜地研究,希望能仿造出來,往後再談加以精進。

為此,還時常邀請相關領域的技術大拿過來幫忙。

說一說一,在這點上,特區領導班子幫了不少忙。

畢竟特區華電公司有一半是國家的。

2.eda。

業內稱光刻機為“現代半導體製造的心臟”,eda則是“芯片設計之母”。

eda,即電子設計自動化的簡稱,說白了,就是電路板開發。

芯片製造最開始的一個步驟,除了了解市場外,正是設計。

顯而易見,這個難題,李建昆解決了。

儘管現在的華電ic設計中心的業務能力,距離頂級的eda公司,如synopsys、ce和西門子,還有很大的差距。

但基礎是齊備的。

這就是為什麼他當初要煞費苦心,拿下寶通ic設計中心的原因。

3.人才。

這一點上,華電公司還是很欠缺的。

否則李建昆也不至於連流水線上的工人也要親自過問培養。

而在更高的層麵上,人才更是無比匱乏。

饒是特區華電研究院內,看起來似乎科研人員並不少了。

但是,他們中真正從事過芯片產業的人,很少,比如光學部的負責人鬱鋒華,他以前可沒研究過光刻機上的透鏡,都是憑借基礎,重新開始鑽研。

那種在芯片領域耕耘多年的專家級大拿,幾乎沒有。

也就港城華電ic設計中心有三位重金供起來的“菩薩”。

丁倫團隊則忙著偷師……

4.材料。

如果說在人才上,華電公司當前沒有那種格外牛掰的業界巨擘,但至少在常規層麵上,還算有人可用的話。

那麼在原材料上,就真的是個鴨蛋。

有些材料計劃生產,然而,還沒開始。

有些材料即使想造,暫時也造不出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沒有原材料,等於蓋房沒有砂石。

否則,李建昆也不能坐視港城芯片工廠那邊,停產歇業。

想做大華電公司,打造芯片全產業鏈,他現在首當其衝要解決的,正是原材料的問題。

叮鈴鈴!

李建昆暫停和林新甲的聊天,隨手薅起辦公桌上的座機話筒。

“喂?”

聽著聽著,一抹喜色躍上他的臉頰。

“行,行!周主任,萬分感謝……明天到?……好好,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