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第五大發明(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9491 字 1個月前

第858章 第五大發明

輕快的腳步聲回響在中關村科技大樓五樓,陳春仙實在無法抑製自己的情緒,空氣中倘若有一個旋律傳來,他便能翩翩起舞。

受他影響,李建昆也有種哼小曲的衝動。

哢哢!

特製的實木大門被推開,陳春仙領著李建昆走進一間秘密中的秘地。

目前除了這層不對外開放的樓層內、簽署過保密協議的工作人員外,無人知曉,此地靜靜“躺”著一個世界第一。

“看!”

陳春仙激動抬手:“四代光刻機!”

純白色調的房間居中,有一台體積不小的機器,規模是華夏矽穀公司一年前出品的三代光刻機的近兩倍,像一間小房子。

三代光刻機叫作“掃描投影式光刻機”。

這小子說懵的……

那麼,老陳說這是全世界第一台第四代光刻機,大抵上沒毛病。

直到第五代EUV光刻機的問世。

不在技術上有革命性的創新,無法突破。

在前世,它統治這個領域的時間接近三十年。

反之,如果沒有這道靈光乍現,一個小小的問題,或將困住一個科學家一生。

“華夏矽穀公司沒啟動光刻機項目之前,我國的光刻機水平,距離世界領先,大約有五年時間。”

老陳揚起嘴角:“甩他們二裡地,其實,也沒那麼難。”

四代儘管隻多兩個字“進步”——進步掃描投影式光刻機,但它卻是最具代表性的光刻機產品。

“牛!”

這台光刻機已超出李建昆這個鍵盤俠,能夠看懂的極限,他隻能通過鍵盤俠的知識來判斷,如果達到了這種最小工藝,那麼它確實是台正兒八經的四代光刻機。

科學研究,許多時候關鍵性的進展都來自於靈光乍現,好像被蘋果砸中後的牛頓,悟出萬有引力。

李建昆卻知道,這一年來,老陳回家過夜的次數,不超過十次。

你猜怎麼著?

陳春仙不是沒問過他咋想到的。

“我說過,再給我一年時間,我必定趕上他們。”

暫時沒有消息。

可行!

要知道,他家沒幾步路,從科院離職後,置了套宅子,就在中關村。

他們在研發第四代光刻機時,對於怎麼樣來突破三代光刻機的桎梏,一籌莫展之際,是建昆提醒:嘗試使用一下193nmArF激光光源。

三代光刻機的最小工藝極限是130nm。

坦率講,陳春仙懷疑過,他可能是外星人……

“彆彆彆。”李建昆怕他又問東問西,趕緊岔開話題,繞著四代光刻機一邊轉著圈圈,一邊作了解。

建昆給他們的還不是靈光乍現,而是或許唯一的標準答案。

不過,他似乎真沒覺得辛苦、勞累,全身心投入,樂在其中。

“不。”李建昆說,“你超越了他們。”

李建昆遞給老陳一個大拇哥,得虧他有點心理準備,始終關注著華夏矽穀公司這邊光刻機的研發進度,否則陡然得知這個消息,難免要一蹦老高。

陳春仙當時極其驚詫,沒想到建昆連激光都懂。

“最小工藝推進到了多少?”

我信你個鬼!反正吧,陳春仙發覺他越來越看不穿建昆,這人根本無法用言語來度量——

隻有老天爺才知道,彼時實驗室裡,包括他在內的所有研究人員的震驚。

反正沒有頭緒嘛,抱著試一下的心態,他們聽取建議,使用上193nmArF激光光源。

李建昆早評價過,老陳是一位難得的科研天才,卻不適合做一名企業家,實驗室才是他的領域和地盤,他的樂土。

“這台機子雖然是我帶著團隊乾出來的,但我不敢說是我創造了它,建昆,首功還得頒給你呀。”

陳春仙的表情頗有些複雜。

“80nm。”

阿麥斯是八十年代哪一年推出的第四代光刻機,李建昆腦子裡沒有精確的信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

老陳單手叉腰說:

“去年,我們製造出第三代光刻機,就技術層級來講,已經和世界領先持平,僅僅是在尖兒尖兒上,有那麼一丁點落後。

這個逼他要裝,隻能給他裝去……

不似人類。

在此之前,無論光刻機技術如何發展,都是在第四代的基礎上不斷精進。

良久,二人又站在一起。

陳春仙問:“現在要公開嗎?”

他有些顧忌。

就公司、個人和團隊而言,他當然希望公開,那會收獲無與倫比的榮譽。

但他又擔心公開之後,引起某些國家的嫉妒和不滿,從而產生一係列的連鎖反應,比如在涉及光刻機的相關產業,實施更嚴苛的技術禁運——

建昆在特區搞芯片全產業鏈,這與他還息息相關。

“你以為我們不刺激他們,他們就不搞我們了?某些宵小亡我中華之心,始終不死。”

李建昆抬起右手,用力握成拳頭。

“隻有強者才有尊嚴和權利。”

“公開!”

陳春仙咧嘴笑道:“就喜歡你小子身上這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勁頭。”

一日後,一份標題為“我司製造出第四代光刻機,技術水平達到世界第一”的文件,遞交到科協。

……

……

中關村科技大樓張燈結彩。

一樓大門頭上,拉起一條大橫幅,上書大字——

【熱烈歡迎科協及上級領導蒞臨參觀和指導】。

上午十時許,六輛由吉普212、桑塔納和紅旗組成的車隊,在大樓門外停下。

李建昆和陳春仙作為華夏矽穀公司的兩位創始人,來到門口迎接。

領導們比他倆還熱情,誇獎表揚聲不斷。

來到五樓,當看到第四代光刻機實機後,科協領頭的周主任,連說了三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