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送上門的財路(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5567 字 1個月前

“兄弟,不怕告訴你,高第街一半的磁帶都是我供的,除了我你找不到這麼大的供貨商!”

老板在身後招呼。

李建昆領著四人離開了環球音樂,沒談妥。

這中年老板心眼挺賊,沒那麼好忽悠。

所幸收獲也有,至少確認小型磁帶刻錄機已經問世,那麼盜版磁帶就有了核心根基。

沒錯,盜版。

擱後世說出來確實不好聽,但這年頭它也不犯法呀,像是《甜蜜蜜》這種歌,不盜版國人還真聽不到。

豈不遺憾?

這些歌未必營養,但在許多人的青春歲月裡,曾留下過美好的記憶啊,多年後再聽見它的旋律時,往往能勾起少年時的輕狂,和某段懵懂的愛念,隨後會心一笑,或者悵然一歎。

這便夠了。

“建昆,你真要搞磁帶啊?”小王仍心心念念想著飯盒機,覺得那才是能賺大錢的寶貝疙瘩。

“不然開玩笑啊。”

“這回我就不同意你的觀點了,搞磁帶能有什麼賺頭,你看那小磁帶機,批發價才一百五六,老板說了,零售妥妥的賣到兩百,一台能賺四五十呢。”

魯娜附和道:“是啊昆哥,咱們可以搞小磁帶機,順帶賣磁帶呀。”

李建昆掃了他二人一眼,怎麼有點夫唱婦隨的趕腳呢,遂望著魯娜笑道:“我沒說小磁帶機不能搞,這不在逛市場嘛,先做個保留選項。”

魯娜心頭一喜。

等店裡進貨,她立馬買一台,給妹妹學英語用。有員工價,剛才那店,單台不走批發。

李建昆又看向小王,本想噴他一臉,帶了這麼久還沒弄透薄利多銷的道理,但考慮到小王並不清楚未來局勢,也便作罷。

五人繼續往前逛。

高第街上確實多出許多新鮮玩意,像是兒童玩具、旅遊鞋、計算器啥的,擱這年頭啥沒搞頭啊,搗騰回去都能賺錢,賺多賺少的問題。

可以說,這是一個倒爺閉著眼睛都能賺錢的年代。

但在李建昆眼中,這些玩意都比不上磁帶。或者說,倒貨終究比不上自己做莊。

盜版磁帶,真的挺簡單,想想看,家庭錄音機都能錄製磁帶。

批量生產的話,隻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一,有生產設備,也就是小型磁帶刻錄機。

這玩意許多人大概沒見過,他是玩過的,當年在舊貨市場上花三十塊錢淘到一台,頂一個半雙喇叭三洋那麼大,有九個放磁帶的開合槽。

能同時錄製九盤磁帶。

時間要半個小時,慢是挺慢,但這不重要,一台機子半小時能生產九盤磁帶,一百台機子呢?

半小時九百盤,一小時一千八百盤,一天下來,即便按未來正常工作製八個小時算,也能生產出一萬四千四百盤。

廠家直銷,一盤磁帶不賺多,賺個五毛吧,這是啥概念?

日進大幾千!

第二個條件,解決生產材料,也就是空白磁帶。

空白磁帶的生產,擱這年頭還算高新科技,比如內地就明令禁止私人搗騰磁條。

李建昆搞不出來,也不想搞,隻是想吃口熱乎飯,沒必要造口鍋。

它的來路,無非兩處:港城和內地的國營磁帶廠。

最後一個條件,母帶。

雖然拿市場上的普通磁帶也能刻,但想想看,用盜版刻盜版,那效果肯定是一言難儘的,咱不能拿消費者當傻子,那你就是個傻逼。

想保證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質量必須把好關。即便用正版磁帶刻,仍然不是最好選擇。

唯有母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