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小物件,大財富(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5112 字 1個月前

小王和魯娜鑽進了一間門麵房,竟然還頗為講究,有個店名。

高第街絕大多數鋪子,現在並沒有名頭,好像海鮮排擋點菜樣,你得湊過去才知道有些啥玩意。

叫作環球音樂。

差點沒亮瞎李建昆的鈦合金狗眼。

好嘛,咱也來趟環球之行。

鋪子裡生意非常火爆,靠右側有排長長的L形櫃台,裡頭塞滿五花八門的磁帶,後麵牆壁上張貼著不少海報,上麵的人,李建昆多半不認識,叫得出名字的有:

羅文、徐小鳳、關正傑、鄭少秋、鄧麗君、劉正文、張帝。還有個溫拿樂隊,隻認識裡頭的倆。

無一不是這個年代炙手可熱的港台歌星。

櫃台裡側店員足有三名,且一人招待幾批客戶,抱出一隻隻裝滿磁帶的瓦楞紙箱,放在櫃台上,供客戶挑選上貨。

L形多出來的那一橫,也就是正對店門的方向,櫃台裡擺的東西有點不同。

小王和魯娜這會正戳在櫃台前,《甜蜜蜜》的歌聲也是從那裡傳出的。

李建昆踱步上前,小王還嫌他走得慢,特地過來扯一把,一臉激動道:

“建昆,你看你看!磁帶機都做這麼小了!這直接揣兜裡都行啊!不比三洋厲害?”

櫃台後麵有個腦門放亮的中年男人,樂嗬嗬笑著,很滿意小王的反應。

李建昆低頭一瞅,知道啥玩意了,飯盒機,也叫磚頭機。機如其名,約莫剛好一隻國民鋁飯盒,或者一塊紅磚大小。

泥轟國的牌子。

“昆哥,這玩意真好啊,我都想買一個。”魯娜捧著那隻放磁帶的樣機,愛不釋手。

小王對李建昆不停眨眼,那模樣似乎在說:進進進!就進這個!

李建昆也挺感慨的,飯盒機竟然現在就出來了,但腦殼比他倆要理性點。

誠然,飯盒機肯定是個好玩意,電子產品往小了造,是科技發展的趨勢,擱這年頭妥妥的高科技。

但現在拿回內地去,未必暢銷。

內地這年頭連普通磁帶機都未普及,甚至可以說剛剛起步,老百姓對這類玩意最熟悉的是收音機,那倒是很常見。

能放磁帶的家夥事,哪怕是在皇城根下,十戶人家裡也找不出一戶。

而在某種產品剛剛興起時,國人通常有個習慣,喜歡賣大的。

越大越霸氣,越大越顯擺。

時間久了,玩膩了,或者那些玩出雅致的人,才會青睞小的。

要知道,三洋已經在國內蓋廠了,一時半會不帶停的,會一口氣蓋出五座,馬上滿大街的商鋪裡全是三洋。

飯盒機怎麼去跟三洋乾?

小青年們扛著雙喇叭錄音機,跳霹靂舞的時代,眨眼便至,然而飯盒機卻不具備聚眾尬舞的配置。

顯擺不了,它就會叫好不叫座。

當然了,既然是好東西,操作一把,也不是不能賺一波。

這年頭飯盒機的主要消費群體,其實非常單一,那就是學生。

暫安小院的地理位置很好,旁邊就是八大院,如果配上一些外文磁帶,也是誘惑力十足的。

做個保留選項吧。

實際上這家鋪子裡,最吸引李建昆的東西,不是其他,正是那些五花八門的磁帶。

他望向櫃台內,那個腦門放亮的中年男人,笑道:“老板好門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