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貼己人(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7071 字 1個月前

燕園以南,約十公裡的京西賓館傳出震耳轟鳴。

這裡,便是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地。

會議的中心議題披露:這個國家的一切工作重點都要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改革開放拉開序幕!

然而有些人,卻很懵。

燕園,37號樓,307宿舍。

三劍客已經兩天沒去圖書館,一個個呆坐在床上,仿佛丟了魂似的。

三人都意識到,這個國家正在上演的現實,對他們苦學一整年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發起了致命的衝擊。

當下具體的經濟行為,竟從“生產力、生產關係的變化”的傳統理路中,脫韁了!

討論的是,怎樣能夠創造更多財富!

怎樣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

傻眼。

對此,他們現下所學到的經濟學知識中,竟找不到絲毫答案。

繼而分化出更多問題:

企業生產模式要不要發生改變,應不應該有利潤?

發展私人經濟,雇人算不算剝削?

人民公社為啥就不行了?

三人有時也會突然爆發,吵得不可開交,赤臉擼袖。

這在以前是從未有過的。

讓三人更加想不通的是,他們這邊開始懷疑人生,某個曾揚言不跟他們走同一路數,堅決貫徹專業實踐研究的家夥,近幾日,忽熱愛起圖書館。

悶頭泡在裡麵。

今兒還帶回一本書,正躺在床上看得津津有味。

這本書他們熟得不能再熟——《資本論》。

“建昆,你特麼就是要反著來是吧!”

強哥忍無可忍,思維的牛角尖,把這孩子逼入了一團泥沼。

“呃……你們甭管我,我隨便翻翻,找點資料。”

李建昆明白家國情懷欲要爆棚的強哥,這會心裡最不好受,小吳和老高還好點。

倒不是說他們不愛國,小吳年紀小,接受能力更強,老高對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這一塊,也是有期許的。

隻因跨度太大,又跟當前所學無法印證,一時轉不過彎罷了。

該說不說,這事他可是提醒過的。

嘿。

沒人聽啊。

“找什麼資料?還能找出什麼資料,證明現在經濟行為的合理性?!”

得,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嘛。

李建昆合上書,哧溜下床,顛了。

這不是個問題,時間自然能療愈一切,據說下學期,就要開設更多門類的經濟學課程,底子已經打好,到時候互相論證,思維和學術都能通達。

-----------------

圖書館。

一個安靜的午後。

窗外似有微小的雪花飄落,看不真切,京城乾燥,真要降雪約莫還得等段日子。

李建昆這條南方沿海來的土狗,很理性地摒棄了期待,埋頭在他的論文上。

說來唏噓,入校一載,儘量低調,還真沒有火力全開,正兒八經寫過一篇論文。

但現在,時代的桎梏,與他自身困境交織在一起。

不出手不行了。

其實吧,這件事沒那麼難整,扛把子他們這些大佬,考慮得太多,一心想尋找到某個類似真理的東西,徹底顛覆普羅大眾的觀念。

這……說句不好聽的,不切實際。

任何事情都無法一蹴而就。

他們考慮這麼多,唯獨忽略了一點:上麵的想法。

要知道,房改是上麵提出來的。

在李建昆看來,一篇彆亂寫,需要引經論據,看著頭頭是道的文章,再加上上麵的宣傳引導,才是這件事的真正解決之道。

簡而言之,這不是哪一個人能辦成的。

鑒於當下社會形勢,以及民眾普遍知識匱乏,縱你是最牛逼的經濟學家都不行。

還得靠官方。

他能提供的,也僅僅是一個引子。

花了一個下午,當然還有前麵的三天翻書時間,李建昆寫完這篇小論文。

傍晚時分,他想想後,還是決定拿給扛把子過目一下,也是讓他給自己兜個底。

如果是以匿名信的方式寄送報社,鬼知道哪天才會被撕開,要知道這年頭的人格外喜歡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