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大問題(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7168 字 1個月前

當寒冷的風,裹挾著枯黃的落葉迎麵襲來,京城進入十二月份。

凜冬已至。

亦如李建昆當下的心情。

他遇到大麻煩了!

十月中旬,金彪找好一班人馬,把暫安處162號的四合院,用大錘洋鎬啥的,敲了個精光。

然而快倆月過去,他還沒有搞到建築材料。

一粒沙都沒搞到!

沒了房子,以免土地被人占去,陳亞軍在廢墟中搭起一窩棚,幾根木料撐著油布,一天二十四小時駐守。

李建昆都不好意思過去瞧,哪裡擋得住嚴寒?

夜晚能凍成狗。

要知道,已經過去的十一月,小崗村都歃血為盟了,當然事情還沒傳開。

華西的吳人寶,帶領村民走了另一條路,偷摸搞起集體公司,1978年華西已形成一百萬固定資產,儲蓄存款也達到一百萬,還存著夠全村人吃三年的口糧。

他呢?

還特麼在畫照片!

急不可耐啊!

五道口,東升街道辦事處。

李建昆也不知是第幾次過來,街道辦的人熟得不能再熟,隻不過這次手中多了份報紙。

這年頭的建築材料,甭管鋼筋水泥,還是磚塊沙子,不是說你想買就能買,有錢都不行。

必須要建築所在地的行政管轄單位,出具相應手續。

“喲!大學生又來了。”

“這孩子,我勸你甭費勁了,真能批,不早給你批了嗎。”

“哎,道兒都指給你,不是搞什麼研究,你讓北大出個證明不就妥了?”

李建昆走進街道辦的廳屋,一幫基層乾部,有的打趣,有的憂傷扶額。

這件事身份瞞不住,包括買下暫安處162號。

他的說法是,老家親朋友好砸鍋賣鐵湊的錢,就一由頭,反正房屋一向可以買賣。

北大的證明,他自然搞不到,也是一由頭,但未能湊效。

李建昆笑著敷衍幾句,拐進廊道,走到頭,在街道主任辦公室門前停下。

房門半掩著。

靠窗的五屜桌後麵,坐著位戴老花鏡的大媽……不!姑奶奶。

那叫一個油鹽不進。

“咚咚!”

“噢小李啊,來來,進來坐。”

這位姑奶奶人是真不錯,渾不似外麵有些家夥,一點頭疼李建昆過來,沒事還拉著嘮嗑,比如有沒有對象啥的。

特能嘮。

“周主任,我今兒不是來找您嘮嗑的,我有正事找您。”

周惠芳聽聞這話,重新拿起剛放下的鋼筆,全無興趣。

這娃找她,沒有第二件正事。

不行就是不行。

“主任大媽呀,您老不能這樣啊!”

李建昆差點沒哭出來,踱步走過去,把手中報紙塞啊塞,蓋住她的筆記本,塞進她懷裡。

報紙是疊好的。

上麵有個碩大標題——

《三中全會召開,再論住房問題》。

沒錯,這場曆史意義無比深遠的大會,已於前日在京召開。

不過會議有段時日,重要議題很多,目前劃時代的那四個字,尚未見報。

“噢,這個呀。”

周慧芳扶扶老花鏡,瞅了瞅,道:“我早上看過。”

“那您老還不準備給我打條子?”

李建昆一腦門黑人問號。

他是萬萬沒想到啊,九月份房改就破冰了,會議明確支持私人建房,並表示,政府應該幫助解決建築材料問題。

誒!

底下一點動靜沒有。

喏,現在如此重要的大會上,再次提出房改。

內容強調,即便是新建的房子,也能對外出租出售,購房者可以一次性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要讓人們考慮到買房合算,對低工資的職工給予補貼啥的。

說得夠不夠具體?

房地產都能搞啊!隻要夠賊。

雖然他壓根不考慮。

嘿!

姑奶奶您既然都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