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填誌願(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7267 字 1個月前

“同學們如果沒意見,那就在定在明天上午,今天還有沒到的同學,大家互相轉告下。”

魏東平說完這話,一點征兆沒有,忽道:

“寒冬炙爐獨煉鐵,夏日雪山斬蒼狼!同學們,此時不搏何時搏?!”

底下學生一下像打了雞血,神情激昂,振臂齊呼:

“搏!搏!搏!”

他們不曉得,日後傳銷組織也這樣……

老魏走後,沙沙聲再起,李建昆環顧教室,遲疑道:

“大家趕快抄吧,明天填完單子,我和山河要回去了。”

“啊?”

“就走啊,不能等等?”

“數學書!數學書在哪兒,快給我!”

“物理物理呢?”

“我要幾何,幾何!”

這一天下來,不少學生抄到手抽筋,隻怪自己不爭氣,狠狠往牆上砸幾下。

繼續!

秉燭夜抄!

李建昆決定回去複習,跟老魏有點關係,但不大。

主要試過幾天就知道,學校還是太吵了,另外有時候同學剛好在抄某本書,你去拿過來也不好。

他做不了老魏說的那種聖人。

也沒想過做。

-----------------

次日上午。

高三(1)班,實到46人,有7人沒出現,等於主動放棄。

這幾人未必像小王樣。

時代的洪流下,軟弱的人注定無法適應,亦如後來的許多機會。

很多年後,他們中的某些人或許會扼腕歎息,但其實哪怕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仍會做出相同選擇。

性格決定命運。

8點整,魏東平踏進教室,手上拿著一遝薄如蟬翼的泛黃紙單。

“來,班乾部幫忙發下。”

徐慶有當仁不讓,起身去接單子,魏東平深深看了他一眼。

搞得這貨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接下來填誌願,鬨出不少笑話。

“牛津大學!”

“劍橋大學!”

“哈佛大學!”

“謔!我說你們仨是不是傻,這是咱們國家的學校嗎?”

“不是嗎?”

“徐誌摩看多了吧你!”

這個年代的青年們,無人不向往大學,但真正對大學有了解的,鳳毛麟角。

尤其是小城青年。

在他們成長的這段時間裡,周邊隻有極少數人被推薦去上大學,還隻存在於傳聞。

再加上訊息閉塞,大家幾乎沒有渠道去了解大學信息。

“那你填的啥?”

“對呀,那該填什麼大學?”

“當然是清華北大!”

1977年誌願單收上去,N多學生都填了北大和清華,其他的,多半也是像中科大、浙大和複旦這樣的名校。

誌願倒真成了誌願。

但,咱還得務實啊。

最後咋辦?

誌願僅作參考,采取了“從高分到低分由重點大學先挑選”的模式。

如此,大家都沒話說,哦不對,非重點大學特難受。

比如有大學相中某個學生,檔案都提走了,某重點哥忽發現在該地區還沒招滿,手一揮,來,你先給我。

非重點小弟:淦倪釀!

李建昆也填的北大,沒引發任何波瀾。

隻填了一欄,其餘全空著。

沒必要。

如果不是北大,他去任何大學都無所謂,反正就是圓個夢,體驗一把大學生活。

倒不是對北大有什麼執念。

是想去彌補一個遺憾。

人這一輩子,當你漸漸年邁,躺在搖椅上,回憶過往,總會有那麼至少一抹身影,揪著你的心。然後發出一聲悠長的哀歎。

在他心裡,也有一抹白衣。

相逢隻是個偶然,當時提倡社會實踐,大學生暑期總愛往犄角旮旯裡跑。

彼時,他是一名船塢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