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戰鬥打響(1 / 2)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7497 字 1個月前

1977年,一個深刻而激蕩的年份。

在李建昆的認知和理解中,其對後世的深遠影響,與現實意義,猶在1978和1992之上。

凡事有因才有果。

一個社會的發展最離不開什麼?

農業?工業?商業?土地?資源?

不,都不是。

首先必須是人才。

世紀之交時,國人才明悟這一點,誕生了那句警世良言——

21世紀最重要的是人才!

1977無疑是偉大的,可以說是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正是這一年恢複的高考,使得一大批優秀青年,由此成為民族進步的中流砥柱。

不光如此。

早幾個月前,還召開了一場意義非凡的科學大會,它不僅明確了科研發展和教育改革的調子,更讓無數老一輩學者,重拾做學問的信心,重獲社會尊重。

但,有些老文化人吧,你尊重他,他不待見你……

魏東平,60年代初的高中生,高考失利後留校任教,直到現在。

在那年頭還是學了點真東西的。

學校緊急啟動輔導課後,被調到高考攻堅小組帶化學。

這一陣忙得昏天黑地,偶然聽說一個消息,今兒上午正好沒課,說什麼也得去自己班上瞧一眼。

高三(1)班教室。

值得一提的是,這年頭高中,原本學製隻到高二。

後麵恢複高考的消息傳來,學校將應屆班改為提升班。

高三高三這個稱呼,也就這麼喊開了。

魏東平來到教室門口。

好家夥!

窗戶上糊滿報紙,前門後門緊閉,要不要搞得這麼密不透風?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麼秘密據點。

“咚咚咚,咚!”

三長一短,據說這是開門密碼。

門果然打開一條縫,卻沒想到還有二次驗證。

“誰?”就見一個黑腦殼在發問。

“老魏。”

“老魏是誰,我們班沒這人。”

你他娘的再說一遍?

“我,魏東平!”

黑腦殼:“……”

雖然不在名單,但這得放行。

走進教室,望著同學們發憤圖強的模樣,魏東平深感欣慰。

這段時間忙著廣施教育,卻忽視對自己班學生的照顧。

“在抄什麼呢,我瞅瞅。”

聽說有人搞到一套很硬的複習資料,也不知道在哪搞的。

他隨手拿起一個學生懷裡的書,定眼一瞧。

誒這!

怎麼感覺比他們教師組的備課資料,還全麵。

“誰有化學書,給我看看!”

王山河舉手,他正在啃化學,決定了,考理科。

這樣隻缺語文和政治複習資料,要是考文科,還差曆史和地理。

魏東平快步上前,接過書,拿起來仔細翻閱,眼神越發明亮。

好書啊!

重要的知識點全有,例題解析,通俗易懂。

他猛地合上書,查看出版信息,恍然大悟。

這就是教育係統裡,現在傳得沸沸揚揚的《數理化自學叢書》呀。

好個徐慶有,沒藏著掖著,懂得分享,這思想覺悟,不愧是高乾子弟。

魏東平左右一掃,倒沒發現徐慶有人。

“同學們哪,看到你們這麼認真,我很欣慰。這是一套好書啊,大家一定要熟背其中的知識要點,這對高考肯定大有裨益。

“同時,也要有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精神,要對你們班長心存感激,是他給了……”

“魏老師,我打斷一下。”

有學生舉手:“這書是王山河的,跟徐慶有沒關係。”

現在三(1)班,最受尊敬的就是王山河。

李建昆排第二。

大夥都以為複習資料是王山河的,但王山河聽李建昆的。

前幾天,昆哥大手一揮,“我倆暫時沒複習到的書,你們可以拿去抄。”

有學生接茬,道:

“徐慶有那家夥,現在人影都見不著,聽說帶著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