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山海關。
大明開國時期,設三司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按察司,分彆管理地方民政、軍事及司法,但是在遼東地區卻比較特殊。
明初遼東隻設有管軍事的都指揮使司,卻沒有布政使司和按察司。
因為當時人少,隻有軍事戰略意義。
隨著社會發展,遼東地區的人口越來越多,各種民政事務也隨之變多,明英宗剛繼位,朝廷就設立了遼東巡撫,管理遼東地區的事務。早期的遼東巡撫隻管民政,遼東的軍事主要由遼東總兵負責。
明憲宗即位後,朝廷又給了遼東巡撫軍事上的管理權,遼東巡撫就集軍、民大權於一身。
不過發展到現在,遼東巡撫和遼東總兵權力差不多大。
出了山海關,還有遼東。
此時的遼東巡撫鄧璋,前任遼東巡撫,如今兵部右侍郎的馬中錫,遼東總兵韓輔、遼陽副總兵毛倫,都指揮使楊鎮等人齊聚一堂。
“前方傳來緊急情況……”
“興王造反、九邊和蒙古人勾結在一起,再勾結京城內的奸細,已經攻破了京城!”
“首輔他們不得已,隻得棄城北逃……”
“我們大明,好像一下子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首輔大人他們差不多還有一會兒就到山海關了。”
巡撫鄧璋環顧眾人,也說出了疑慮:“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劉健首輔的意思是……我們依靠遼東,抵禦興王……”
“我們能抵擋得住全國大軍麼?”
他的目光最終落在總兵韓輔身上。
“其實隻要我們扼守山海關,倒是能夠抵抗得住,如今我們遼東也算強大……”韓輔略微沉吟:“但關鍵是,當前大明的局勢,變成什麼樣子了?”
“隻聽首輔他們一麵之詞……”
遼東畢竟距離南方太遠了,信息閉塞。
出現這麼天大的事情,他們得到消息後,就一直關心京城局勢。
“韓輔,你什麼意思?等於說你還懷疑首輔大人他們嗎?”
兵部右侍郎馬中錫覺察到了遼東總兵的不信任,直接開口嗬斥:“興王已經謀反,陛下生死未知,首輔大人他們此時就是陸秀夫,保住大明最後的血脈!難道,你們想要置身事外?”
“馬侍郎,不是這個意思……”
韓輔直接道:“關鍵是……京城保衛戰還未塵埃落定,首輔大人他們就把家眷等人轉移了過來,好像是知道這場京師保衛戰會敗一樣,也不讓我們去京師援助……”
能當到這個總兵,在這個位置。
自然沒有傻的。
尤其是前段時間,劉健主持之下……他們的家眷、長陵衛的家眷幾千上萬人,直接轉移過來了,這種未卜先知的行為,很難不讓人懷疑。
“這當然是首輔大人他們未雨綢繆!”
“難道非得要等到城破之後,才轉移嗎?”
得,內閣已經安插有楊廷和他們的忠實簇擁,馬中錫在這中間,利益顯然和眾人不一致。
想要達成一致意見,還有些困難。
“馬侍郎,韓總兵也不是懷疑什麼……而是,當前大明局勢,讓我們很慌。”
“猶記得,我半年前來上任之前,一切都好好的……”
“這才半年不到,我們大明就陷入這種四分五裂,現在連京師也淪陷了……”
鄧璋從中調和,對如今的局麵也感覺擔憂:“我們該何去何從?好不容易聯合高麗把建州女真們打怕,要是他們也知道這消息,再聯合蒙古人,我們遼東好不容易來的二十年安穩日子……我們大明好不容易安定的百年太平……”
“是啊,馬侍郎,我和巡撫大人的心情是一樣的……”
“如今這天下,一下子陷入內亂,我的家人們都還在南方……”
韓輔也不掩飾擔憂:“誰想天下大亂?”
場麵陷入沉默,即便韓輔是遼東總兵,手底下有不少人馬。
可他沒做好割據遼東的準備,能維持大明總體局麵,他也是樂見其成的。
“一切等首輔大人他們來定奪吧!國有大賊,誰能想到興王他會造反……誰能想到陛下這……”
馬中錫自然還被蒙在鼓裡。
“大人!首輔大人他們到了!”
然後……就在他們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親衛走了進來,告訴了他們這消息。
於是眾人趕緊走出房間,一眼看到了長陵衛那一千餘騎,以及在隊伍麵前麵色凝重的劉健和楊廷和,自然,他們也齊齊關注隊伍之中的馬車,已然知道……那是正德皇帝唯一的血脈。
他們趕緊下去迎接。
……
京城,午門!
午門人口聚集,正午的太陽高照,讓人汗流浹背。
不過,眾人都不嫌熱,隻是一個個伸長脖子,看著一個個犯人被押上刑場。
“謝遷,父四族,合計三百六十八人……缺額二百三十人,其他人在南方,已驗明正身!”
“謝遷,母三族,合計三百一十六人……缺額……”
“謝遷,妻二族,合計一百零四人……”
刑場上的犯人規模空前宏大,隨著監斬官一個個宣布,差不多有三四千人,齊齊跪了一地,然後後麵還有幾千人在等候。
反正光是點名宣布滅族範圍,就持續了一個早上。
“午時已到!陛下有旨,前內閣次輔謝遷、前禮部尚書張昇、司禮監太監王嶽……等人炸毀太宗陵寢,已然謀反!按律滅九族!謝遷、張昇首惡,壓至金陵聽候陛下發落,犯人九族,正身已驗明……行刑!”
鄭紀坐在高台上,抬頭看了看太陽和計時日晷,隨後果斷判決。
“不!我不想死啊!”
“謝遷……你好狠!這輩子隻恨姓謝!”
“張昇,你這個混蛋!”
“王嶽,你狗娘養的……”
判決一下,場中的犯人更是哭爹喊娘。
然而……儈子手們的刀卻沒有停歇,直接冷酷無情的斬下。
頓時……人頭滾滾落地,哭聲喊聲罵聲再次響徹雲霄,午門已經血流成河。
這樣殘忍的場麵,讓得鄭紀都有些反胃支撐不住,但他卻強忍著看著這一幕。
因為他知道,陛下在看著。
“冤枉!我冤枉!我們就想要陛下回京城!我們有什麼錯!”
“我們是為了天下黎明百姓,何至於此!”
“朱厚照,我詛咒你生兒子沒屁眼!”
“鄭紀!狗官!你們才是亂臣賊子!”
“……”
看著親人們一個個被砍頭,謝遷、張昇等人再也忍不住,對著鄭紀和朱厚照就罵了出來。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仍舊覺得自己沒有錯。
將死之人,就是屁話。
鄭紀都沒有任何生氣,隻是冷眼看著這一切,目光也掃視著一些觀看的文武百官。
被掃到的文武百官們,無不低頭,戰戰兢兢。
“你們自己抬頭看看……到了現在,謝遷和張昇,還仍舊執迷不悟!”
“這天下是陛下的,陛下去個金陵祭拜太祖而已,你們就生怕陛下不回來了?去炸太宗陵寢!這天底下,有這樣的道理嗎?”
“還口口聲聲為大明好!”
“這一切不是滿足你們的私利嗎?”
“陛下不在京城,你們看看,你們乾了什麼!”
“第一!讓京城出現騷亂,散落謠言……”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