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離開金陵兩三個月,可這一次這下回來,他發現都好像不認識金陵了一般。
差不多逛到了傍晚,他才終於回到魏國公府。
“春梅,昨日孝陵招工發放了多少永樂寶鈔,這個數據,待會兒拿給我。”
“夏荷,昨日兵部領了多少永樂寶鈔……”
回到魏國公府,徐俌都發現,多出了許多陌生女人,他的管家之類的都不見了。
倒是有下人認出了他,他沒有讓人伸張。
反而順著忙碌的人群,最終在徐雲妙這邊的院子,發現忙碌的徐雲妙正在有條不紊的安排。
“嗯……爹!你回來了?”
終於,忙碌的徐雲妙抽空掃了一眼,發現了徐俌。
“雲妙,你們……你們在乾什麼?”
徐俌張了張嘴,問了出來。
“爹……我現在沒空和您細說,您先去議事堂等我,差不多一個時辰吧。”
“那誰,冬梅,帶我爹去議事堂。”
然而,徐雲妙都沒有理他,反而還像是對待外人一樣,還安排其他人招待他。
徐俌腦門之上出現了一排問號,都有些懷疑,是不是走錯門,這還是不是魏國公府了。
……
皇宮,禦書房。
“陛下,我實在是不理解,您為何要把這事情越弄越大?”
“這樣真的會造成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對百姓是一場災難,不知又要造成多少百姓的死亡。”
朝會結束,李東陽等到了傍晚,也才得到朱厚照的召見。
時隔幾個月了,師徒兩人終於有正式單獨見麵的機會。
為此,朱厚照都直接先安排了其他更加緊急事情,在禦書房弄好一桌子菜,款待李東陽。
“老師,你也餓了吧,先吃,先彆急一上來就質問朕吧。等朕,先補充一下,填一下肚子再說。”
朱厚照沒有回答,而是埋頭乾飯。
今天他真的是日理萬機,把八部的人都見了,都安排了一些重要的事情。
幾乎沒有停歇的,沒辦法,安排一些事情,也很累的。
李東陽卻沒有胃口,不過看著朱厚照不顧形象狼吞虎咽的樣子,他也發現——
朱厚照真的是變了,不在特意端著了。
哪怕他先前也教過朱厚照用餐禮儀,但朱厚照來到金陵之後,似乎都把那一切拋之腦後了。
他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反正現在,他看不出朱厚照在想什麼了。
“老師你真的不吃點什麼嗎?”
一番補充後,朱厚照能量得到了補充,一邊吃,也一邊說。
“陛下,臣沒有胃口。”李東陽搖頭。
“那朕就不管你了……”
朱厚照也不介意,一邊吃一邊說:“老師,知道朕為什麼現在才單獨召見你嗎?”
“不知。”
李東陽搖頭。
“其實我之前,遇到一些問題,倒是真的想要得到老師的指點,不過,後來我發現,路是自己走的,自己不走,就不知道這條路上的磕磕絆絆,不知道這條路的艱難。”
朱厚照開始閒聊,李東陽聽著。
“而老師,你知道嗎?在京城,朕甚至不能確定自己走哪條路,不能走自己想要走的路。反而是需要你們指引,你們的確做的很好,為朕規劃了一條很好的路,甚至為了怕朕跌倒,還提前提醒朕,那有石頭,還會提前幫朕把石頭清理掉。”
“你們,對朕真的很好。”
朱厚照擦了擦嘴,真誠的看著李東陽:“父皇選你們當顧命大臣,也確實英明,也確實全都為朕好。”
這是要蓋棺定論了嗎?
李東陽聽出了朱厚照話中其他意思。
這可能也是對劉健、謝遷、以及他最終的評價。
好,確實是好。
但,不是皇帝想要的。
皇帝長大了,想要自己走自己想要的路,不需要彆人去攙扶,不需要彆人去指導了。
“陛下您,確實已經不需要我們了。”
看著朱厚照如此真誠的樣子,李東陽忍不住感慨,有點欣慰,也有些難受,他們的確老了,跟不上年輕人的思路了。
“不!老師,你又錯了!”
朱厚照搖頭,糾正了李東陽的說法,轉到了正題:“莪還是需要你們,正如我讓你組建大明議會,專門對金陵總統府進行監督,你懂監督的意思吧。”
“就是……你們這個大明議會,完全是對朕負責的第三方,相當於錦衣衛、西廠之外的另外一個機構。隻是你們的權責,是監督金陵總統府一係列宰執大明的工作。他們工作做不到位,或者有任何偏差,朕需要你們進行提醒,彈劾。”
“嗯?”李東陽還是露出了疑惑:“陛下,這不是和督察院、錦衣衛職能重合了嗎?”
李東陽自然懂,感覺朱厚照這個大明議會沒有必要。
“不不不,老師,你不懂!”
朱厚照再次糾正:“我再舉個例子吧,就以金陵當下四年的工作為例。”
“接下來的四年,我需要金陵總統府做到以下事情:一、軍事上。第一個階段是打贏北方。第二個階段是打贏蒙古入侵。第三個階段是收回故土。第四個階段是徹底消滅北方威脅。”
“慢著!四年?陛下你要借此機會,消滅北方威脅?”李東陽這才才理解朱厚照的離譜戰略,直接震住了。
“老師,這之後再說。你先聽我說完你們大明議會工作職責。”
朱厚照沒有解釋,再次拉回話題:“軍事上,算是這四年的工作。第二個工作就是民生上。他們需要在接下來的四年之中,重新建設好北方,恢複北方的民生,甚至有可能,重新分配北方的土地。”
李東陽壓下震驚,一聽這個,他似乎感覺到朱厚照讓他利用的這大明議會的真正用意了。
“第三件事,下西洋!四年之中,假定朕需要他們下西洋達到十次。”
“第四件事,經略倭國!四年之中,朕需要他們經略倭國,讓倭國為我們提供糧食、礦產等達到一定數量。”
“第五件事,興修鐵路。四年修建一段一千裡的鐵路這樣……”
“第六件事,稅收!當前我大明稅收為一年兩千萬兩……四年內,朕需要讓他們用正常手段把大明的稅收增加到三千萬兩,純白銀,不要那些實物充數了。”
“反正差不多都是這些大事要事……”
“你們大明議會所要監督的,就是朕給他們布置下的這關係於大明真正強盛的大事要事。他們如果在這其中打了折扣。那麼,總統府或者內閣,便是集體乞骸骨吧。南方內閣不行,那麼,朕就換北方內閣來繼續乾這些大事!”
“當然,到時候如果換成北方內閣來乾事,南方內閣便是直接進入大明議會,繼續對北方內閣進行監督!”
朱厚照終於也算袒露攤牌了兩閣製,到了現在,他也沒有必要藏著掖著了。
“慢著!陛下,你這是要實行兩京兩閣製!”
“這……這怎麼可能!?”
“這……這是曆史上前所未有的設計!”
“這樣的話……那,那,那大明……不,這樣的大明,豈不是像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楚國之類的,因為戰爭威脅,要變得更加強大。”
“可,我們大明,已經足夠強大了啊!”
“也不是王朝末期群雄爭霸的時期……”
“在這樣的話,傷害的還是百姓啊!”
李東陽是徹徹底底被震撼到了,而且也一下子理解兩京兩閣製的作用之下,在這些具體事務指標上,大明真的會越來越強大。
這種模式,一時間差點沒有找到例子,可很快就感覺這就像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列國,也是王朝末年天下諸侯爭霸的發展模式。
這種設計,也不算前無古人,前所未有。
華夏這片土地,到了諸侯爭霸的時候,都會自動啟動這種內卷模式。
而在李東陽眼裡,大明其實已經不需要了。
已經不需要這種以軍事爭霸為先的發展模式,大明都打遍天下無敵手了,這種內卷模式下來,大明要強大成什麼樣子。
同樣……百姓要被壓榨成什麼樣子!
這注定是觀念上的差距。
這個想法,基本上和朱厚照此前的想法相同。
“老師,你覺得我們大明真的很強大了?”
朱厚照也算預料到李東陽會這樣說,反而反問。
“不是嗎?陛下……雖然有蒙古的威脅,但我們,的確已經夠強大了的。”李東陽也反問,甚至也知道蒙古各部會有一點威脅。
“不,老師……朕想要的大明強大,不是這樣子的。”
朱厚照也慶幸開闊了視野:“我舉個例子吧,你覺得我們大明強大……”
“但……能不能夠做到,讓全天下大明六到十六歲的兒童,都接受教育?我們大明免費給他們提供讀書的學費、糧食。”
“陛下,不能。”
李東陽沒想到朱厚照還能轉到這上麵來,很是苦澀道:“這樣的程度,甚至大宋、大唐、大漢也做不到。”
“所以……我們大明能稱得上強大?”
朱厚照再次舉例:“老師,你覺得……讓我們大明百姓,吃上朕麵前的這些菜……不,哪怕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我們當前大明,能做到嗎?”
還真的是越來越離譜了,李東陽沒想到朱厚照安排吃飯都有深意。
“不能!”
“絕對不可能!”
他很乾脆的搖頭,同時他也陌生無比的看著朱厚照,沒想到朱厚照竟然變成了這樣。
“所以!朕想要的大明就是這樣的強大!能讓兒童免費讀書!能讓大明所有百姓都能吃上朕能夠吃到的這禦膳的百分之一,甚至爭取不讓一個人餓死!”
“那老師覺得!我們的大明……距離這樣,還有多大的差距?”
李東陽沉默了,這一下不論朱厚照話真話假,他感受到了朱厚照偉大的宏圖誌向。
他也逐漸理解了……朱厚照說的,這一條路,是一條怎樣的路。
一條大明從未設想過的路!,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