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楊廷和:要做好造反打算!劉健:我老家被抄了!陛下到洛陽了?(1 / 2)

劉健書房。

禮部尚書張曻一一給劉健、謝遷、楊廷和、王嶽斟滿茶水,隨後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也給自己加滿。

但他也很快發現,茶水倒到他這裡,沒有了。

他也不在意,隻是象征性的滴了兩滴,便是放好茶壺。

還喝什麼喝,他的膀胱又漲了,大概再有一會兒,他要上第三次廁所了。

現在,雖然有尿意,但先憋住吧。

隻是……憋歸憋,他也發現,太無趣。

幾個老家夥在這裡,彷佛玩憋尿和沉默遊戲,一種無形時間煎熬,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折磨。

但沒辦法。

幾個人的煎熬,總比一個人在家惴惴不安的煎熬要好。

原因很簡單……

八百裡加急的消息發出後,他們也自知理虧,接著對未知的朱厚照的態度,他們也不能估計、不能揣測,哪怕他們已經做好了迎接皇帝怒火的準備,但在審判還沒有到來之前……

到底是一刀,還是其他什麼,尚未可知。

這段時間,最難熬,最揪心。

這三天,幾人都處在這種狀態當中,而且可以預見的是,這種焦慮等待狀態,再快也要再等三天,一個不眠的三天。

探討、複盤、未來的種種可能。

這三天,他們大門不邁二門不出,已經把該探討的、該說的、該考慮到的都已經通通說了一個遍。

他們也把善後事情做了一個滴水不漏,做到了極致。

他們更是開展了京城官場的作風整治行動,要求所有人在接下來的時間都各司其職、恪儘職守,不準遲到早退!

他們也借著這個特殊時期,加緊了對京城人員的篩查檢查。

總之,他們試圖用這些事情來麻痹他們忐忑、煎熬的焦慮內心……

然而,事實證明,緩解不了一點,平靜不了一點,他們也完全睡不著,閉不上眼。

“張大人,沒有茶水了,你再去泡一壺?”

然後,這個時候,張曻倒茶的動作,都讓他們幾個全程關注了一下,見到張曻滴了幾滴水,王嶽都忍不住吐槽了一下。

“王公公,沒,沒關係。我暫時不渴,不用加,再喝,就要再方便一下了。”

王嶽的出聲,算是打破了無聊到煎熬的安靜,張曻連忙也是擺了擺手。

“嗬嗬,說起來。還是張大人的身體好,消化得快……咱家就不行了,咱家要方便一下,張大人,要一起嗎?”王嶽發出了方便邀請。

誰要和你個太監一起方便啊。

“不了,不了。公公先請,公公先請……”張曻連忙拒絕。

“罷了,也不是很急。再等會吧……”王嶽坐著沒動,說話其實隻是緩解無聊罷了。

這是幾個人這下無聲的默契。

隻是,好不容易開了一個頭,劉健、謝遷也不搭話,楊廷和在假模假樣的看史記,書房再次恢複了令人尷尬的沉寂。

“算算時間,消息應該已經到金陵了吧。”

“然後……算算時間,太祖的忌辰,應該也差不多了吧。”

謝遷卻是忽然起了一個話題。

這個話頭一出,王嶽、張曻頓時就感覺膀胱一緊,憋不住尿意了。

“嗯,算算時間,應該會到了。再加上這些天南方雨季……最遲天黑之前,陛下和金陵應該就知道這消息。”

楊廷和頭也不抬的補充了一句,繼續翻閱史記。

這一句一出,眾人又沉默和緊張了。

不過此時,他們默契的沒有繼續討論下去。

因為張曻忽然注意到了楊廷和翻閱的史記,記載到了漢武帝……這一頁,讓得張曻眼尖,恰好看到了一點東西。

“楊閣老,你看這個史記……讓我想到了一個事情。”

“漢武帝茂陵,似乎也出過事情,被盜好幾次,好像是在漢宣帝時期?當年漢宣帝,怎麼處置的?”

是的,皇帝陵寢也不是沒出過事!

最出名的,還屬於漢武帝茂陵被盜的事情。

這個話題,讓眾人都來了興趣。

“張大人記憶力不錯。的確,茂陵好像就被盜過幾次。據記載,第一次被盜,大約在漢昭帝始元三年,武帝死後才三年,他的茂陵就被盜了。被盜物品是西域康居國獻上的玉箱、玉仗。”

楊廷和這才放下書,補充了具體案例:“第二次是漢宣帝元康二年,漢宣帝在位,被盜的是素藏雜經十三卷……”

“後麵就是西漢末年赤眉軍大亂……茂陵被亂臣賊子……”

“嗯?漢昭帝、漢宣帝……咱家記得,他們是大漢比較有權勢的皇帝吧。武帝的茂陵被盜,他們作何處置?”

這個曆史案例,直接讓王嶽都有些意外,旋即就果斷好奇兩位有權勢的皇帝,怎麼處置武帝茂陵被盜事件。

以史為鑒,他們或許能夠找到一點參考。

尤其是漢宣帝,記載了可是明君,實權皇帝。

對自家太爺爺的陵寢被盜,不可能無動於衷吧。

他的話,不出意外讓劉健和謝遷都忍不住看向楊廷和。

“史料沒有具體記載……”

楊廷和搖頭,隨即看了一下眾人,忍不住鬼使神差補充了一句:“但,漢宣帝他抄了霍光的家。”

神特麼補充。

楊廷和顯然會弄節目效果的,眾人完全不知道他怎麼想的,能夠聯係上霍光死後被抄家。

人家茂陵又不是霍光盜的!

這句話,直接讓劉健臉一黑,自覺對號入座。

“呸呸呸!楊閣老,你這個結果可不太好!霍光被抄家,和武帝茂陵被盜,沒有必然聯係啊!”

看到劉健都被嚇到了,張曻連忙吐出茶葉,生怕楊廷和一語成讖,好的不靈壞的靈。

“介夫為何有此一說?”

謝遷卻知道楊廷和不是信口開河,這樣說可能有根據,有深意。

劉健也緊張的看著他,他又不是霍光……但這個時期,尤其是這幾天,他感覺他又有點是霍光,因為他都冒出個可怕的想法,要不廢皇帝,不要再讓一個毛頭小兒掌握他的命運。

自然,這個想法,他是一點都不敢透露的。

太大逆不道了!

“霍光可是武帝留下的顧命大臣啊!可是武帝最信任的人!然後……霍光當時還在,武帝的茂陵就被盜了,這……何嘗不是霍光失職失責,然後……他似乎被權力驅使,不把昭帝放在眼裡……一步……一步徹底走向與漢宣帝對抗的路……”

咚!

劉健仿佛感覺心臟遭受了一記重錘!

像!

太像了!

他們何嘗不是先帝留給小皇帝的顧命大臣,最信任的人,同樣也沒有守好大明皇陵!

不僅沒有守好,還監守自盜!

然後……他們現在毫無疑問也在走對抗皇帝之舉,再下一步,就要行伊霍之事了嗎?

“介夫!你,你說這個話是什麼意思?等於我們會是霍光,會是霍光的結局嗎?”

謝遷有些不舒服了,他們都在避免這最壞的結局,哪想到楊廷和哪壺不開提哪壺,直接揭開了他們最害怕的東西。

此話一出,氣氛更加緊張壓抑了。

幾雙眼睛死死盯著楊廷和,張曻都甚至感覺滴尿了,但他都渾然不在意,所有情緒徹底被楊廷和拿捏了。

“謝老,我的意思是……我們不能這樣等了!要想好最壞的路,最壞的結局!做最壞的打算,我覺得,當先我們最壞的打算,還是遠遠不足!”

楊廷和很是嚴肅道:“萬一真的到最壞一步……”

“我們該如何處之!”

“尤其是,最壞最壞的結局,陛下萬一直接宣稱我們謀反……我們……”

噗通!

哐當!

這話一出,嚇得王嶽直接從椅子上一下子跌落,也讓得劉健雙手一顫,捏不住杯子,杯子直接破碎。

“介夫!你怎麼可能這麼想?!”

“我們何至於謀反!這皇陵又不是我們炸的!”

“是張鶴齡!張延齡兩人動的手!”

謝遷都被嚇得原地跳起來了,也一下子失聲大叫,表情驚恐,真的被嚇壞了。

他們真的沒有討論過這種惡劣的結局!沒辦法,不敢也下意識的認為,不會到這樣的局麵!

所以他們先前圍繞最壞結局討論,也是朱厚照寧死不從,不願回來。

他們兩個人舍生取義,用自己的死、用大義逼迫朱厚照回來!

真沒有想過,朱厚照其他手段……他們都過於一廂情願了。

現在,楊廷和在這種龐大的壓力之下,主動捅破了這層窗戶紙,讓他們也終於意識到……

他們對待朱厚照,隻有一種辦法。

而朱厚照對待他們,有千百種辦法,隨便挑一種,都是他們不可能承受的!

他們委實有些螳臂當車了。

“謝,謝閣老說得對……楊閣老,你,你沒必要這麼嚇我們吧!?怎麼會一下子要到謀反!我們可是對大明忠心耿耿,蒼天可鑒,日月可證!我們是大明的忠臣!”

張曻也被嚇到,連忙反駁楊廷和也在寬慰自己。

“楊廷和,你……你嚇到雜家了!雜家可沒有參與你們的事情……況且,如同張大人說的,我們怎麼可能謀反!咱家從頭到尾,都忠於皇室、忠於太皇太後、忠於太後的……”

王嶽也被嚇得有些尷尬,一邊起身,一邊扶起椅子,都有些埋怨楊廷和的危言聳聽了。

“介夫……逃,逃避不是問題……大家,大家也不要反應過激。介夫這也是防範於未然。但是……介夫,你語氣稍微好一點,慢慢說……說一下,你為什麼會這樣想……”

劉健都有些語無倫次,但也儘量讓自己冷靜下來,還是想要聽聽楊廷和的想法。

楊廷和不會這樣無地放矢的。

“首輔,大家……我是這樣想的。其實……這兩天我一直在思考,甚至,我都有些懷疑,我們這個舉動,是不是太過於激烈,太過於激進,太過於局端,太過於著急……”

“我們……怎麼就被逼到了這一步?”

“陛下從頭到尾,也沒有逼迫我們內閣……”

楊廷和索性也徹底挑明,宣泄出自己的壓力,說出自己的想法。

這話一出,謝遷他們也不由得被吸引,被嚇到的心也緩緩放回肚子。

“介夫,我們不是此前也探討過嗎?”

“陛下怎麼沒有逼迫莪們……”

謝遷連忙重拾舊談:“第一是陛下公然立臨時內閣,讓我們險些成為替身。第二是陛下有意遷都回金陵,直接導致京城人心思南,造成了大規模的人員、黃金白銀往南方過去。第三是這些種種舉動,讓各地的官員們報送政令都不到京城了。雖然他們也報,但報的是兩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