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陸遠帶來的變化(2 / 2)

星辰傳媒的異軍突起,先在電視劇領域,徹底打碎了港台明星的濾鏡。

《星你》的爆火,還能用陸遠個人名氣來充當借口,但《最好的我們》、《一閃一閃亮星星》的高收視,卻無法用個人名氣加成來解釋。

這兩部劇,也就喬鎮宇有點名氣,剩下的幾位主演,乾脆就是新人。

沒有港台明星打底,純內地製作班底,依舊能打造爆款劇。

在那之後,不少製作公司也紛紛有樣學樣,畢竟,港台明星太貴,要價太狠。

一年多過去,模仿者既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

簡而言之,港台明星的濾鏡,擱在電視圈,已經沒從前那麼好使了。

那些二線、三線港台明星,也不敢獅子大開口,報價合理了許多。

如今,星辰傳媒又將這股風氣帶到了電影圈。

去年的《超時空同居》,今年的《繡春刀》,同樣沒有港台明星,到了《繡春刀》,陸遠更是宣傳都沒有參與。

結果,票房與口碑依舊是雙豐收。

關於星辰傳媒是如何做到爆款不斷,業內人士早就研究了無數遍,就差拿著放大鏡一幀一幀的研究。

成果也出了不少。

但想要複刻星辰傳媒成功,難度有點大。

首先,眼光這東西,就很主觀,很難複刻。

其次,製作精良看似很容易做到,實際卻沒有那麼容易。

不是每家公司都像星辰傳媒那麼財大氣粗,有一個印鈔機老板,大部分公司的拍攝資金都是多方募集而來。

人一多,每方都有各自的訴求,煤老板要捧自己人,或者玩一玩潛規則,反而是最容易滿足的。

那些帶著各種目的的出資方,才是最難搞的。

有人求名,有人求利,有人搞灰產,有人想空手套白狼,形形色色的人,往往會導致最終拍出來的成品,麵目全非。

如果能夠同時做到這兩點,想要成為爆款製造機,不是一件難事。

出品過《青河絕戀》、《武林外史》、《穿越時空的愛戀》、《李衛當官》、《蕭十一郎》、《水月洞天》等經典作品的周易影視,曾經就是業內公認的爆款製造機。

從1998到2005年,周易影視每年都能推出2-3部爆款劇,巔峰時期,一度能與TVB相提並論。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星辰傳媒走得就是周易影視的路子。

周易影視的成功,跟龐大的編劇儲備脫不開關係,劇本是重中之重,早在95年,南瓜創作中心就有20多名編劇。

時間來到2010年,周易已經到了瀕臨倒閉的程度,今年除了一部釋曉龍主演的《七種武器之孔雀翎》之外,再無待播劇。

對於周易影視的沒落,陸遠也覺得惋惜。

他讓徐錚聯係過周易影視的老板,但結果不是很好。

創始人夫婦正在鬨離婚,根本無心顧及公司事務。

清官難斷家務事。

創始人都要鬨著分家,陸遠一個外人,又能做什麼?

什麼都做不了。

陸遠連編劇都沒挖。

因為周易擅長的是武俠,而且是原創武俠,跟星辰傳媒的相性不太符合。

星辰傳媒主攻的是現代劇、仙俠劇,並且主要以改編為主。

原創劇本也會有,但數量不會太多。,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