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陸遠帶來的變化(1 / 2)

2月9號。

2010年第五周票房統計結果發布,《阿凡達》繼續在3D影廳呼風喚雨,單周票房1.08億。

五連冠!

即便上周有《繡春刀》上映,依舊無法抵擋《阿凡達》的強勢地位。

《繡春刀》以三天7300萬的票房,排在次席。

而趙菲特(內地)、甄子單(香江)、吳樽(灣灣)主演的同類型題材的大片《錦衣衛》單周票房僅有3900萬。

《喜洋洋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的票房,都要比《錦衣衛》更高一點,好歹破四,單周票房4030萬。

至於周閏發主演的《孔子》,單周票房連一千萬都沒到。

大地傳媒投拍的首部大製作電影,上映十七天,累計票房7600萬,徹底撲街。

《錦衣衛》和《繡春刀》不僅題材類似,又是同檔期上映,對比肯定是避免不了的。

前者是集齊兩岸三地的全明星陣容,趙菲特的國民度不用說,一部《野公主找爹》足夠吃一輩子。

甄子單則是香江近年上升勢頭最猛的打星,雖然去年的《葉問》被《超時空同居》壓得有點慘。

但依舊不妨礙《葉問》黑馬之名。

而吳樽是人氣偶像天團飛倫海的顏值擔當,坐擁迷妹無數。

導演李仁剛也是香江名導,雖然08年的《見龍卸甲》身披爛片之名,但人家底子厚。

仍舊是香江知名導演。

名導+兩岸三地超人氣組合,從紙麵實力,《錦衣衛》是不輸於《繡春刀》的。

然而,情節太爛,連故事都講不明白,轉折也很生硬,唯一能吹的地方,隻剩下動作戲。

不過,這一點《錦衣衛》也輸了。

《錦衣衛》的打戲,充滿了割裂感。

一個人,一個畫風。

甄子單是葉問風(現代搏擊+擒拿),吳樽是做作式打風,趙菲特是花架子套路風。

反觀《繡春刀》的三位主演,陸遠、王千原、胡戈雖然不是打星出身,比功夫,肯定比不過甄子單。

但從整體而言,《繡春刀》的打戲更具觀賞性,不論是主角團,還是配角陳昆、周怡圍,風格整齊劃一。

如果沒有《繡春刀》同期上映,《錦衣衛》或許還能圈點錢。

現在嘛。

保本就是叨天之幸。

從口碑到票房,《錦衣衛》是雙輸。

《繡春刀》吊打《錦衣衛》,也讓一部分投資人陷入了深思。

港台明星,好像真的不行了?

香江電影沒落,雖然已經是共識,但在投資人圈子裡,港台地區明星的號召力還是比內地高一截。

畢竟,內地文娛行業起步晚,深受香江、灣灣地區的影響。

此前,國內大製作電影的慣例是男主選港台男明星,女主挑內地女明星。

《英雄》、《畫皮》、《滿城儘帶黃金甲》、《赤壁》等等,一係列大製作都是遵循這樣的慣例。

如此,既能兼顧票房號召力,又能捧一捧自家人。

一如早年間的電視劇,男主角大部分都是港星,或者男女主角全是港台地區的明星。

內地演員,隻能演二番、三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