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董曜下達準備進軍的命令,緊隨其後的便是糧草的運送。
從洛陽打造的攻城器械,箭塔、衝車、霹靂車皆配備木製車輪。
董曜修建的道路極為平坦,為的便是讓這些不好攜帶,偏偏能運輸的攻城機械上路,以最快的速度抵達主戰場。
除此以外,先前配備給張遼隊伍的弩車,又增派了許多,可以讓河內,太原等地皆配備上。
總之,現在到了可以與袁紹正式開戰之時。
董曜便把一切能用到的手段,統統給袁紹使上。
鄴城。
董曜的動靜極大,袁紹安排的探子不可能捕捉不到。
他們分批次把各地邊境消息傳送回來,袁紹得知後並不是很擔憂。
他怎麼說也在冀州,幽州發展了多年。
各地郡縣防守能力,絕對不是董曜想攻便能攻打過來的。
現在他隻有一個目標,那便是親自帶著隊伍出征,先去宰了曹操再說。
“主公,主將豈可輕動,若征伐曹操,派一統兵將軍即可。”
逢紀得知袁紹竟然想要親征,差點給他嚇死。
這哪是想征便能征的,尤其是鄴城距離河內極近。
倘若敵方興兵來犯,誰能阻擋?
沒了袁紹這個主心骨,鄴城軍心必然不穩固。
“不必再說了!”
袁紹大手一揮,還要派遣一統兵將軍,難道輸的還不夠多嗎?
張郃也好,高覽也罷。
哪個真正戰勝過曹操,不僅沒贏,還搭上了袁譚。
隻有他親自出征,那些士卒才會奮勇作戰。
一戰擊潰曹操,讓其不敢覬覦冀州之地,他才能反手去剿滅董曜。
“審配,我命你去上黨戰場,將袁尚給接替回來。”
袁紹不是沒有考慮過守鄴城的問題,麾下將領他都信不過。
唯有親生兒子,可代替他鎮守此地。
最小的兒子年齡不夠,沒有大局觀。
袁譚已經死了,袁熙尚在幽州。
能指望的隻有袁尚一人,加之此子他甚是喜歡,就安排其鎮守鄴城。
“唔……”
逢紀眼睛微眯,並不打算繼續勸阻袁紹。
他是支持袁尚的,現在袁紹把袁尚調回來,豈不是另有他意?
若不是在其心中已經定為繼承人,那為何不把袁熙給叫回來?
既然如此的話,袁尚更得回來。
他們的任務是守城,這根本沒有什麼戰術可言。
隻要讓士卒吃飽喝足,拿出足夠的錢財給予嘉獎,必然奮起反抗敵軍。
何況鄴城城牆高大,寬闊,並不是最佳攻打的選擇。
袁尚在城內期間,隻要有功無過,便能給袁紹留下好印象。
日後繼袁紹大位,他們這些支持的人也能水漲船高。
“主公……主公啊……”
郭圖還想勸阻,奈何袁紹已經離開。
袁尚回來的話,他也必須得離開了。
他支持袁譚的事人儘皆知,又與逢紀等人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