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蘭山城雖然和山有關,但距離山區實際上還有很長的距離。
錫蘭國立國時間很長,而錫蘭島上人口更是從公元前便已經遷移上島。
由於全國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因此島上人口足有百餘萬之多,不過其中有三成是北邊的賈夫納國之下的泰米爾人,剩下七成則是僧伽羅人。
在石砌的都城中,擁擠的街道和密集的石屋、木屋便是這座都城最有價值的物品。
生活在都城中的僧伽羅人勉強能靠著農業生活,但關於許多手工商品則是需要從海上貿易獲取。
麵對鄭和所率大明艦隊的抵達,錫蘭國內毫無疑問分為兩派。
他們對大明並不了解,隻從航道上的其它商人口中得知了中國、大明等詞彙。
國相亞烈苦奈兒反對與大明交流,大臣耶巴乃那則是認為大明的富裕早就傳播海外,錫蘭可以借此機會與大明拉上關係。
二人的爭論持續了很久,即便發展到了眼下也沒有停止,不過這一切將會隨著這三箱禮物而宣告暫停。
當箱子之中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等商品出現的時候,人在家中辦公的國相亞烈苦奈兒立馬放下了手中的刀,走下台階拿起了一匹絲綢。
“這絲綢比起那些商人們送來的,要好上太多太多了,如果拿到市場販賣,應該能賣出十個蘇瓦納黃金。”
亞烈苦奈兒不過五尺出頭的身高,臉上留著濃密的大胡子,身上穿的五彩斑斕,頭上的帽子還有許多寶石。
光他這一身扮相,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才是錫蘭山國的國王。
在他欣賞大明瓷器和絲綢的時候,站在他身旁三十多歲的一個中年人便開口道:“父親,我們或許可以讓他們上岸,然後從他們船上征收一些貨物。”
“嗯!”亞烈苦奈兒眼前一亮,回頭高興道:“納顏,你的想法不錯,我們可以像對帖木兒、阿拉伯的那些商人一樣,對他們強征貨物。”
“這件事情就交給伱去辦,你帶五萬大軍去馬納爾,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實力。”
“是!”聽到自家父親的話,納顏當即走出了自家那比王宮還要繁華的府邸。
很快,他便開始在錫蘭山城四周征調男丁,但凡被征調的男丁,納顏都會發給他們一麵木質的盾牌,以及一杆七尺左右的長槍,除此之外彆無他物。
在征調男丁的同時,他也讓人給馬納爾的官員送去消息,讓他返回馬納爾歡迎鄭和前來錫蘭山城,同時準許他們的船隻靠岸。
在這樣的命令下,抵達錫蘭三日的明軍終於得以上岸,不過由於陳瑄的克製,上岸的明軍僅有兩千餘人,而被明軍雇傭的當地土民則是多達數千人。
他們為明軍收集淡水和蔬菜,明軍則是利用船體和捕魚網的優勢在海內進行捕魚,運到岸上後,用海魚和貨幣與他們交易。
與此同時,鄭和也準備好了前往錫蘭山城。
“我還是不覺得你這個時候過去是好事,我總覺得有什麼陰謀。”
陳瑄的嗅覺很靈敏,他察覺到了馬納爾的軍隊在不斷地增加,鄭和也同樣。
“我知道不是什麼好事,不過他們既然準許我前往都城,不管他們要對我怎麼樣,我都有辦法應對。”
鄭和十分自信,他雖然是一個太監,可也是跟隨朱棣在漠南、漠東廝殺了十幾年的太監。
論帶兵打仗,他其實並不差。
“好,那你多帶些護衛。”陳瑄擔心鄭和安全,鄭和也點了點頭:
“我帶三千人去,順帶再帶二十門野戰炮。”
“如果錫蘭國的軍隊在我走後有不善的舉動,你不用顧忌我,直接動手。”
鄭和鄭重交代,陳瑄也咧嘴一笑,撫須道:“放心,你不說我也知道怎麼說,你隻要照顧好自己就行。”
“那我走了。”鄭和沒說太多的話,畢竟他和陳瑄已經配合了一年多的時間,許多話不需要說,隻需要一個眼神就能秒懂。
在陳瑄的注視下,鄭和整隊三千兵馬,攜帶二十門野戰炮,在錫蘭官員的帶領下前往了錫蘭山城。
錫蘭的官員們雖然好奇野戰炮是什麼,不過這個時代並沒有很多國家將火炮放到艦船上,更彆提放到艦船上來經過錫蘭了。
因此,他們雖然好奇,卻並不知道火炮的威力,更沒有嘗過它的厲害。
他們踏上了前往錫蘭山城的道路,而錫蘭山城的許多大臣也知道了亞烈苦奈兒的想法,因此紛紛對他譴責了起來。
“大明比我們強大,他們有數千萬人口,上百萬軍隊,不是我們能阻擋的。”
充滿印度風格的王宮之中,三十七歲的大臣耶巴乃那正在據理力爭,同時他還看向了國相亞烈苦奈兒:“鄭和的軍隊有兩萬多人!”
“納顏已經召集了五萬人,並且已經在前往馬納爾的路上了。”亞烈苦奈兒輕嗤一聲說道:
“他走的是更近的那條路,而鄭和被我帶往了遠的那條路。”
“等鄭和抵達都城的時候,納顏已經率領五萬人將鄭和的那兩萬多人給覆滅了。”
做慣了土霸王的亞烈苦奈兒過分高估了自身實力,他對軍隊的理解還停留在人數上,因此他並不打算和鄭和和平共處。
“哪怕滅亡了他們,大明還能派出更多的軍隊來征討我們。”
耶巴乃那並不認為錫蘭國有阻擋大明的實力,可亞烈苦奈兒卻皺眉道:
“耶巴乃那,你是被那些商人的話嚇破了膽子。”
“據我知道,想要從這裡前往大明,最快需要四個月的時間,並且還得按照規定季節出發。”
“正常來說,大明要出兵攻打我們,最少需要一年的時間。”
“這麼遙遠的距離和時間,大明即便想要懲罰我們,也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持。”
“如果我們能乾掉鄭和和他的艦隊,大明反倒是會清楚我們的實力,他們會老老實實的給王國交稅。”
亞烈苦奈兒認為大明離自己太遠,自己即使乾掉大明船隊,也不會受到什麼懲罰,可耶巴乃那不這麼認為。
他還想繼續說下去,可亞烈苦奈兒卻站了起來:
“最多兩天,納顏就會全殲明軍的艦隊,到時候我會為大家送上華貴柔軟的中國絲綢。”
話音落下,亞烈苦奈兒便趾高氣昂的走出了宮殿,殿內的數十名大臣瞧見他這副模樣,麵麵相覷之間卻又不敢說些什麼。
倒是耶巴乃那已經開始商討起了,該如何麵對大明的反撲。
即便是他,也不覺得兩萬明軍能鬥得過五萬錫蘭軍隊。
隻是他們的想法對於明軍,尤其是對於陳瑄來說是顯得那麼的可笑。
在鄭和率領三千軍隊離開後,陳瑄立馬就安排陳佐率領五千兵馬上岸駐守,一旦遭遇襲擊,不用請示就可以反擊。
與此同時,納顏也率領麾下的五千都城軍和四萬多兵卒向著馬納爾趕去。
除了五千都城軍能穿著鎖子甲外,其餘的四萬兵卒身上也就多穿了件代表本國的號衣,以及脆弱的木盾和長槍。
作為一位在靖難戰場上出生入死的名將,鄭和絕非政治上的小白。
在得知軍隊隻需要三天就能抵達錫蘭都城,而自己已經走了四天還未見到錫蘭都城的時候,他就知道了錫蘭國恐怕來者不善。
騎在馬背上,鄭和看了一眼前方帶隊的錫蘭使臣,隨後用官話低聲與身旁的指揮使交代:“讓弟兄們時刻準備著,胸甲千萬不能脫,再累也得穿著。”
“是!”指揮使點頭,隨即看向了正在趕路的這三千明軍。
正常情況下,明軍的甲胄都放在車上或挽馬背上,兵卒隻需要穿一身簡單的鴛鴦戰襖就足夠。
隻是在大軍出發時,鄭和就交代了其餘甲胄都可以放在馬車上,但胸甲必須穿著。
鄭和已經了解了錫蘭軍隊的情況,哪怕明軍隻穿著簡單的胸甲,也能防禦來自錫蘭國的襲擊。
隻要扛過第一波,他立馬就能指揮全軍著全甲突襲錫蘭都城。
想到這裡,鄭和策馬上前,帶著翻譯來到了錫蘭大臣的隊伍中,笑著詢問道:“我們距離都城還有多遠?”
“大概明天中午就能抵達。”
大臣十分緊張,可還是說出了大概的時間。
他本以為鄭和還會繼續問下去,卻不想鄭和隻是點了點頭,隨後便降低了馬速,漸漸返回了明軍隊伍中。
大臣緊張的擦了擦額頭上並不存在的汗水,而鄭和也在返回本陣後與身旁的指揮使交代道:
“明日抵達錫蘭都城,你今晚讓人密切關注他們的人馬,一旦他們的人要趁夜色離開,你立馬通知全軍著甲,小心防備。”
“是!”聽到鄭和的話,指揮使心裡一緊,不由詢問道:“要不要派塘騎傳消息給平江侯?”
“不用擔心他們,他們的準備估計比我們的還要充分。”鄭和輕笑開口,他可是太了解陳瑄了。
陳瑄從艦隊自劉家港出發時就憋了一肚子火,即便沿途擊沉了數百艘海盜船,並且還在大古剌圍剿了當地的土寇,可這些小打小鬨根本無法滿足他這個已經七年沒有打仗的憋屈心理。
鄭和估計自己剛剛跟隨錫蘭使臣離開不久,陳瑄那邊就已經讓人構築防禦工事了。
如果錫蘭真的敢打,那陳瑄恐怕會高興的睡不著覺……,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