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貪心不足
“嗚嗚嗚——”
臘月中旬,當沐春率領十五萬明軍在西南進行改土歸流時,比他更西南的大陸上也即將歡送一支龐大的隊伍。
毗奢耶那伽羅帝國東部的內清爾港口上,此刻這座城池的官員正在碼頭上與一群身穿圓領袍的大明官員走動,而碼頭上則是數以萬計的本土貧民在搬運物資上船。
那一艘艘大船無不彰顯著它們的份量,以及它們身後大明王朝的實力。
拉姆是毗奢耶那伽羅帝國治下內清爾的官員,一個半月前他負責接待了這支艦隊,而這支艦隊也為他們的航道帶來了和平。
“如果可以,我真不想讓您和您的船隊離開,內清爾已經很久沒有這樣和平過了。”
當隊伍停下腳步,拉姆也誠懇的看向了他身旁的鄭和與陳瑄。
“這點您可以放心,即便我們離開,我們也會在合適地方留下部分艦隊,保持航道通暢。”
鄭和與拉姆說著自己的想法,拉姆聞言也歎氣道:“可惜國王不願意將內清爾的土地劃出來,不然我們可以成為長期的朋友。”
“我們現在不就是朋友嗎?”鄭和爽朗一笑,隨後將目光放到了內清爾港口上。
隻可惜永樂通寶往往隻能在與大明艦隊貿易時獲得,相比較市場來說,數量十分稀少,不然它恐怕很快會成為航道上最堅挺的貿易貨幣。
陳瑄口中吩咐,無非就是展示展示武力,而鄭和聞言也輕笑道:“隻要我們不開第一槍就行,其它的你自己做主。”
它的地理位置並不算好,國土基本處於德乾高原範圍,儘管占據了大半個南印度,可饑荒問題卻從未間斷過。
由於甘波拉王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因此作為首相的亞烈苦奈兒在執政期間對來往的商船做出了許多針對性政策,每一條政策都壓榨過往商船,名聲極為狼藉。
“每次都因為清剿海盜而耽擱了時間,搞得每次都得逆風而行。”
大明艦隊的到來,無疑給了內清爾數萬饑民一條活路。
兩人交談間,陳瑄不免笑道:“若是他拒絕我們上岸,那我可要按照殿下的吩咐來辦了。”
拉姆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鄭和聽後也高興道:
“這實在是太好了,有了古裡的官廠,那我們一路上的航行補給就能得到保障了。”
東部沿海城邦饑荒得到緩解,商人們也借此機會賺的盆滿缽滿。
“我會的。”鄭和鄭重點頭,隨後作揖告彆了拉姆,帶著艦隊向南方海域繼續進發。
這看上去不多,但在昆侖角以東的整個航道來說,永樂通寶無疑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貨幣。
對於一些商幫來說,跟隨鄭和航行到這裡,便已經將武裝商船的成本收回了一半,因此許多人都希望鄭和早早清剿完海盜出發。
時間一點點過去,當時間來到臘月二十四日,鄭和所率的下西洋艦隊也抵達了馬納爾海灣。
內清爾港口與此前鄭和他們經過的許多港口不同,儘管港口內部有各式各樣的船隻穿行其間,但那一棟棟充滿了印度教風格的建築卻是鄭和他們沒有接觸過的。
“好了拉姆,我們該走了。”
正因為他們無形中的催促,鄭和這才決定在清剿海盜結束後向南邊的錫蘭進發。
自唐末海上貿易興起開始,錫蘭島作為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之間的交通要道,無疑成為了各國海上中轉和貿易的交彙點,具有極高的戰略地位。
並且由於當地百姓沒有足夠的銅錢,因此他們基本使用香料、黃金、白銀來和商人們購買糧食,這無形之中又讓商人們大賺一筆。
“是我們應該謝謝你們才對,你們的商人在這幾個月從孟加拉為我們購買了許多糧食,緩解了內清爾和許多城邦的饑荒問題。”
在他們的交談中,艦隊也漸漸向南方行駛,並在中途停靠了毗奢耶那伽羅帝東部的一些城邦。
在鄭和忙著清理航道海盜的時候,商人們來來往往兩趟,給毗奢耶那伽羅帝國東部沿海城邦運來了不下百萬石糧食。
對於艦隊的到來,這些城邦都表現得十分熱情,因為鄭和艦隊的到來無疑會給他們大部分人帶來幾日的就業。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鄭和爽朗一笑,而陳瑄聞言也看向鄭和。
不管是成色還是信譽,永樂通寶都是當下商人的首選。
麵對這樣的人,鄭和自然也準備小心對付,而陳瑄則是磨拳擦腳,準備抓住機會就展現東宮所交代的武力影響。
“感謝您為內清爾帶來的繁榮與和平,我已經和國王提到了您即將前往西邊古裡的事情,國王也同意您在古裡建設官廠,但留守的人不能超過一千人。”
拉姆說著大明商船買賣糧食的事情,儘管這在鄭和他們看來是正常的貿易行為,畢竟商幫們下西洋就是為了賺錢,而被拉姆稱為孟加拉的榜噶喇國本就擁有充足的糧食,這無疑很適合做糧食貿易。
對於商幫們的商人來說,花三百文在察地港買一石糧食,然後轉手五百文賣給內清爾百姓,這其中利潤簡直賺翻了。
毗奢耶那伽羅帝國是一個立國不滿百年的國家,但它卻是印度次大陸上最後一個印度教國家。
“好!”聞言,陳瑄臉上立馬露出了笑容。
甲板上,感受著反方向的季風,陳瑄不免抱怨道:
此時南方的甘波拉王國是布瓦奈卡巴胡五世,不過真正掌握王國的,卻是首相亞烈苦奈兒。
在港口附近的文化建築區域,那裡散落著許多古老的印度教教堂和古印度建築。
鄭和看著已經出港大半的艦隊,回頭與拉姆交代了一聲,而拉姆聞言也拉住他說道:
在漸漸向南行駛的同時,鄭和與陳瑄所獲得的錫蘭情況也越來越多,局勢逐漸明顯。
“南邊的錫蘭國和我們不一樣,他們的國王貪婪好色,你需要防備他。”
他們熱情的幫助大明艦隊搬運貨品,而大明給他們的報酬則是十文錢。
“剛才拉姆說錫蘭國的國王貪婪好色,你說他會不會拒絕我們上岸?”
此時,錫蘭島上有兩大王國,分彆是位於北部的賈夫納王國和位於中南部的甘波拉王國。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二百多艘商幫船隻,幾乎每艘都能運載兩千石糧食抵達內清爾。
不同之前的各國歡迎,來到馬納爾海灣的他們不但沒有得到歡迎,還收到了示意他們“遠離”的旗語。
“娘嘞,還真的敢趕我們走。”
陳瑄氣笑了,他沒想到這麼一個偏遠小國居然真有勇氣趕他們。
“按照我們之前說的,這種事我來處理。”
陳瑄偏頭看向了臉色不太好的鄭和,自己臉上帶著笑意。
“你來處置。”
鄭和頷首,轉身便走回了船艙。
陳瑄見狀,笑著對自己的兒子陳佐開口道:“派點弟兄坐沙船上岸,記得客氣一點,我們不能先動手。”
“是!”陳佐輕笑作揖,已經明白了自家父親口中意思。
不多時,一艘沙船在二十餘名明軍的駕駛下進入馬納爾海灣,而碼頭上則是聚集了數百名身穿簡陋皮甲和鎖子甲的錫蘭國士兵。
“這裡不能上岸!”
他們用僧伽羅語驅趕明軍,好在明軍帶來了從內清爾雇傭的翻譯。
“我們是來自中國的官方船隊,這次來錫蘭是為了和錫蘭建立貿易,同時補給一些糧食淡水的。”
“這是我國使臣帶給國王的禮物。”翻譯一邊說,一邊讓兵卒劃船靠近碼頭,將三個大箱子吃力的抬上了碼頭,但人卻沒有走上陸地。
“你等我們通傳。”聽到對方的僧伽羅語,幾名將領對視過後便讓他們等著,不給上岸機會的同時,也派人帶著這三箱禮物前往了王城通知消息。
幾個時辰很快過去,眼看他們這麼久還沒討論出結果,翻譯隻能開口道:
“我們先回艦隊,明天的中午會再來詢問的。”
他解釋著,不過錫蘭國士兵卻依舊虎視眈眈,最後明軍隻能劃船返回了艦隊。
回到艦隊後,他們第一時間將事情彙報給了陳瑄,陳瑄聽後則是撫了撫須:
“明天這個時候再問,最好讓他們先動手。”
“是!”百戶官聞言作揖,而後退下了坐船。
陳瑄見狀也看向了不遠處的陳佐:“讓弟兄們把野戰炮、定裝火藥和鐵炮彈都準備好,上了陸地就彆用石彈了,攻城沒有鐵炮彈威力大。”
“是!”陳佐應下,轉身讓軍隊準備去了。
也在他們準備期間,時間一點點過去,直到第二日正午,錫蘭山國仍然沒有給明軍上岸的機會,並說送消息去王城來回需要三天。
見狀,明軍便再度返回了坐船,而與此同時的錫蘭山城也迎來了一輛馬車和一名馬納爾港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