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平凡之路(1 / 2)

7月10日,杭城火車站。

方言和韓躍民提著大包小包,踏上歸途,得益於自己專業作家的身份,可以訂到軟臥包廂。

“岩子,這就是軟臥啊。”

韓躍民坐在軟綿綿的軟臥上,心裡七上八下,就像大姑娘坐花轎似的,頭一回!

畢竟,像自己這種停薪留職的“個體戶”,隻能坐硬座,這回完全是沾了方言的光。

“韓哥,這回有我陪著你,來回是臥鋪。”

方言開玩笑道:“下回你可要坐硬座,由奢入儉難,你今後得慢慢習慣了。”

韓躍民拍拍胸脯說,“沒事,我這個燒鍋爐的皮糙肉厚,這點苦還是受得了的。”

“不是受苦,是安全。”

方言若非考慮到火車上人多眼雜,藏著扒手,不然也不會訂軟臥包廂。

“你還真彆說,如果我一個人提著這麼多東西,坐在硬座上,心裡還真沒底。”

韓躍民掃了眼布袋。

裡麵裝著45條石磨牛仔褲,每條24塊。

80隻卡西歐電子表,單價6塊。

剩下的40塊,一部分買了襪子,一部分買了音樂磁帶,以及空白磁帶。

看著他仔細地清點,方言整理起行李,把要郵寄的和帶回家的東西,區分開來。

比如《西湖》、《江南》這些帶給編輯部的期刊可以郵寄,金雞獎的獎杯和證書得帶上。

“岩子,你讓我買鄧麗筠、羅大右這些人的磁帶,這個我懂。”

韓躍民疑惑不解,“但你讓我買這1塊5一盤的空白磁帶,我不懂為什麼?”

方言笑著解釋說,一盒正版歌輯磁帶時長大約40分鐘,而空白磁帶時長有一個小時。

如果用雙卡錄音機來轉錄歌曲,相當於拿2盒空白磁帶,可以錄出3盒專輯磁帶。

“沒想到還可以這樣!”

韓躍民眼前一亮,正版磁帶一張3到4塊,空白磁帶一轉錄,價格至少翻了一番。

方言提醒道:“好了,韓哥,我們還是趕緊把暫時沒用的東西打包寄回家吧。”

“如果能把這些牛仔褲、電子手表直接寄回京就好了。”

韓躍民歎了口氣,大包小包帶著就挺不方便,再加上隨身的行李,就更不方便了。

“你倒是想的挺美的,且不說會不會被查抄,就郵政的效率,寄到你手上,起碼十天半個月,伱能等得了嗎?”

方言調侃了一句。

EMS,也就是郵政特快專遞服務,在1980年7月正式開通。

不僅僅在郵局可以辦理,也可以在火車上,這個時候有火車郵局,一般設在旅客列車的最前,或者最後一節郵政車廂裡,又或者郵政部門直接租用一部分行李車廂。

“哐當,哐當。”

此時,在搖搖晃晃的車廂當中,穿著墨綠色製服的女郵遞員坐在桌前。

身後,是一個個紅印文字的白棉布袋。

“方言?”

她掃了眼地址,不禁失聲道:“你是不是寫《牧馬人》、《山楂樹之戀》的方言!?”

“你認識我?”

方言覺得新鮮,這怎麼認出自己的?

“不,我隻是看到地址上寫著‘燕京’,就想著你會不會就是那個‘方言’。”

女郵遞員說自己是他的忠實書迷,曾向《燕京文學》、《文藝報》的編輯部寄過信。

方言挑了挑眉,合著是一個狂熱的書迷!

“方老師,我太喜歡你寫的《山楂樹之戀》,特彆是結尾的那首詩!”

女郵遞員吟誦道:“從前的日子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隻夠愛一個人。”

方言上下打量了下:“你喜歡這首詩,我猜是不是還跟你的職業有關?”

“‘車,馬,郵件都慢’,這個我是深有體會的。”女郵遞員點下頭。

接著,激動地拿出小本子,翻到了自己手抄的《從前慢》那一頁,希望能留個簽名。

“我的住址,麻煩不要跟其他人說。”

方言爽快地答應,邊簽字邊說。

“這個我們是有規定的,不能私自泄露和抄閱他人的收、寄件人的地址。”

女郵遞員信誓旦旦地保證。

這樣的秘密怎麼能和人分享呢!

“那我就放心了。”

方言把小本子遞了回去。

女郵遞員語氣裡透著興奮:“方老師,您的下一部作品打算寫什麼呢?”

方言透露說依然是諜戰,在下個月的《人民文學》上發表,但沒有點明是《潛伏》。

“那個……”

“方老師,我這麼說可能有點不禮貌,但如果有機會的話,您能不能寫一寫郵遞員?”

女郵遞員猶猶豫豫,最後還是說出了口。

方言好奇不已,一問才知。

她以及郵電局領導、同事既愛看諜戰,又很羨慕佩服地下工作者,他們的名字無人知曉,但他們的功績與世長存,有無數的文學作品致敬他們,歌頌他們,讚美他們。

她們自然不敢跟先烈們相比,但也希望能有作品,寫一寫她們這些平凡的郵遞員。

畢竟到現在為止,寫郵遞員的寥寥無幾。

“前些日子,鐵道部邀請了文聯、作協的專業作家深入一線,寫鐵路相關的作品。”

女郵遞員說包括郵電係統在內,廠礦、醫療、機械等係統也組織了類似的活動。

“是這樣啊,我會好好考慮的。”

方言往自己所在的車廂走,若有所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