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山楂樹之戀》在全國呈現如火如荼之勢,最新一期的《十月》如期發行了。
非但沒有被掩蓋鋒芒,而且憑借陸遙的《人生》,在全國6月份發行的文學期刊中冒出了頭,異軍突起,雜誌的銷量節節攀升。
《文藝報》、《文學報》等多家主流報紙,高度點評了《人生》,繼《苦戀》風波之後,《十月》總算是狠狠地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好消息一到,整個編輯部都沸騰了。
一掃之前的憋屈和壓力,幾乎所有人跑出了辦公室,在走廊裡奔走相告、擁抱慶祝。
陸元熾聞訊而來,高興得合不攏嘴。
哪怕到了中午打牌,笑聲也沒有停止過。
高興到就連平時不打牌的蘇予,也主動地參與到其中,編輯部很快就變成了棋牌室。
“從我在小方那裡看到《人生》,我預料到這篇稿子肯定能火,但沒有想到能這麼火。”
蘇予和方言三人邊打牌,邊感概。
陸元熾道:“我也一樣嘛,社裡也一樣,預估嚴重不足,導致這次的期刊少印了。”
田增翔打出一張牌,嘴上掛著笑:
“我估計還得接著印,編輯部最近時不時就接到外省讀者的來信,甚至電話,都說當地郵局訂不到《十月》,問有什麼解決辦法。”
“陸社長,蘇主編。”
方言建議在雜誌的最後一麵,增加個欄目預告、訂閱方式,也就是另類的一種廣告。
如此,可以增加《十月》全國的訂閱數。
“好!這個建議好!”
陸元熾頗為讚賞:“我現在就可以再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前不久社裡開會討論,決定要徹底地放開對《十月》的用紙限製。”
方言眼前一亮,和田增翔相視一笑。
這時候的紙張是國家按計劃分配,比如燕京出版社全年隻有1200噸紙,一旦某個季度用量超出定額,每個雜誌都得勒緊褲腰帶。
出版社除了《十月》以外,還有文史、編譯、科技、政讀、美術多個編輯組,所以單行本不是想發行就能發行,還要看紙張夠不夠。
有沒有出版的計劃和用紙指標。
《十月》創立之初,紙張定量是120噸。
而今,取消了“限量發行”,也就是不限製紙張用量,上限不封頂,銷量毫無疑問是要突破紀錄,更何況這次有《人生》助推。
“看來《十月》第一次打破50萬冊的紀錄,也許就在這一期。”蘇予露出滿意的笑容。
“不隻,我覺得60萬冊也是有機會的。”
陸元熾笑眯眯道:“但不管是50萬冊,還是60萬冊,這個頭功,都是小方你的。”
方言笑而不語,打出了牌。
“小方的功勞不隻這個,還提出了很有建設性的意見,我們《十月》準備下半年這3期,圍繞愛情這個題材,爭取出一兩個像《山楂樹之戀》的作品,再打一個翻身仗。”
蘇予看他的目光中充滿賞識。
田增翔說:“岩子對愛情非常在行,有他把關,很有可能出好作品,隻可惜,他現在是中長篇的代理組長,沒法在《十月》發表,要不然,可以托他寫一篇……”
“我下一篇,得還債。”
方言哭笑地揚了揚手。
《山楂樹之戀》火了以後,王潔這個債主,可不隻一次打電話來“催債”,於情於理,都要給《燕京文學》寫一篇稿子。
蘇予等人聽到這話,感到遺憾,但當聽到方言願意把《山楂樹之戀》的單行本交給出版社發行,而且已經向王安逸、鐵甯等講習所的同學約稿,主題是愛情,立刻又驚又喜。
一把牌打完以後,陸元熾退出牌局,把方言叫到一旁,彼此麵對著麵,開門見山。
社裡要重振士氣,表彰上半年的優秀職工,鑒於方言在《苦戀》風波裡的表現,以及在《十月》編輯部的成績,特彆是《人生》,經過開會討論,一致同意把榮譽頒發給他。
與此同時,還獎勵一張鳳凰牌自行車票。
方言感到意外,但沒有太意外。
畢竟,二手鳳凰已經騎慣了,換不換其實無所謂,倒是可以給楊霞,以後買菜也方便。
想著想著,就想到方紅昨晚的話。
如果是一張電視機票,或者洗衣機票就好了,的確是該給家裡添點新電器,心裡頓時來了主意,去黑市上碰碰運氣。
或者乾脆弄點外彙券,去友誼商店。
“這個表彰大會不長,就在你去杭城參加金雞獎之前,伱好好地準備個獲獎稿。”
陸元熾拍了下他的肩。
“好嘞,我回去就準備。”
方言點了下頭。
“另外,這趟去杭城,有機會多留意下杭城,還有江浙的作家,有沒有可以挖掘的。”
陸元熾語氣裡透著一絲期待。
“是,社長!”
方言心裡跟明鏡似的。
《十月》創刊不久,在北方的影響力尚可,但在南方,根基幾乎為零,也沒有固定的作者群,自己這一趟下杭城,是去探探路。
方小將能不能把勢力範圍發展到南方!
畢竟,江浙人傑地靈,當代文學上可是出過魯迅、戴望舒、王國維、徐誌摩、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