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蕭安大婚。
他早已定親,不過因著戰事,婚期才拖延到了現在。
季菀明麵上是蕭家的姑娘,算是蕭安的堂姐,他大婚,季菀自是要去道賀的。曦姐兒最愛熱鬨,自然是纏著要跟著去的。
當年餘氏的事,隨著時間漸漸淹沒,現在也沒什麼人再提了。蕭安到底是蕭三爺的嫡長子,與之婚配的,也是名門閨秀,不過也是庶嫡女,姓孟。
這門婚事,是蕭老夫人為他定的,家世人品自是經過一番嚴厲挑選考察的。三房那邊沒有嫡母,新娘子過門還是要以掌著中饋的周氏為長。
彆的季菀不關心,唯獨在意這一點。便委婉的向崔心嬙打聽了兩句,崔心嬙是見過孟氏的,對孟氏印象極好,言語中也大多都是誇讚,讓季菀稍稍放了心。
繼室掌家,總是會聽到各種各樣不平的言論,好在蕭老夫人是個明事理的人,對母親也極為信任。母親入蕭府十年,早已根基穩固不可動搖。但遇上些槽心事兒,也是夠讓人心煩的。
崔心嬙突然又說起了另一件事,“這個月十五榮國侯老夫人七十大壽,母親已收到了請帖,國公府也收到了吧?”
季菀嗯了聲。
前兩日,婆母就與她說了這事兒。自從柔嘉郡主誕下嫡子正是冊封世子後,榮國侯府關於爵位硝煙戰火漸消,這兩年倒是漸漸安寧了。看樣子,榮國侯老夫人是真認命了。或者說,她老了,再也爭不動,索性聽之任之。
“我聽說,外嫁的那位榮國侯府嫡幺女,也會回京。”
她口中的榮國侯府嫡幺女,便是榮國侯老夫人最小的女兒,當年還被安國公夫人相中,差點娶回家做兒媳婦。
季菀聽出了些微不對味,疑問的看向崔心嬙。
“怎麼了?”
崔心嬙輕咳一聲,猶疑道“我也是聽說的。當年這位元姑娘相中一位寒門進士,而這位進士在鳳陽家鄉早有未婚妻。榮國侯老夫人很是反對,可長公主偏偏伸出援手,促成了這門親事。”
季菀了悟。
當年長公主為了爵位正和婆母爭鬥得厲害,生怕這個小姑子聯姻高門來給自己添堵,誰知這姑娘放著那麼多世家子弟不要,非要挑個寒門庶子,豈非正中她下懷?當然要幫一把。隻怕這事兒,也激化了婆媳倆的矛盾。
“元姑娘是低嫁,按理說夫家的人應該將她供起來當寶貝才對,然而她的夫君對未婚妻念念不忘,聽說還一度鬨著要娶平妻。但為了前程著想,隻得放棄。對方也是清白人家出身,自不能給他為妾。一對有情人,被逼拆散,心中自是怨懟。所以元姑娘在夫家,過得並不如意。”
崔心嬙小聲說道“若非鳳陽距離京城數百裡之遙,元姑娘怕是得日日回娘家告狀。這次借著榮國侯老夫人七十大壽回京,八成又會起風波。咱們這些內眷,多少也會受到波及。長姐,你小心些,我聽說這位元姑娘,脾氣不大好。若是遇到了,千萬彆跟她起爭執。”
季菀則問道“元姑娘是哪年出嫁的?”
“十年前。”崔心嬙道“我還和母親一起去參加了她的婚宴,十裡紅妝,風光大嫁,好長一段時間都在為人津津樂道呢。”
“十年。”
那正好是季菀入京的那年,卻對這事兒沒太大印象。她想了想,當時她正忙,又初來京城,對什麼都不了解,也沒去參加彆家的宴會詩會什麼的。隻隱約記得,似乎是聽到過哪家姑娘出閣,極其奢華隆重。不過京城遍地名門閨秀,所以她也沒放在心上。卻沒想到,竟是榮國侯府。
進士,任地方官,又有榮國侯府這樣的妻族做靠山,竟十年都還未熬出頭,至今未能升遷入京。不用問,定是長公主的手段。
前腳將礙眼的小姑子遠嫁了,為避免榮國侯府培養記出個有能耐的女婿為己用,乾脆就不讓這對夫妻入京。
釜底抽薪。
“元姑娘的夫君,是不是要升遷入京了?”
長公主心願得償,榮國侯老夫人也消停了,她自然不會再咄咄逼人。隻怕這夫妻倆,這次就是借著拜壽的名義,提前入京赴任。
“是的。”
崔心嬙點頭,“聽說調去了宗正寺,為從三品宗正寺卿。”
果然。
就是不知道這位據說脾氣不大好的元姑娘,闊彆十年後回京,是否還對長嫂心存怨恨。若真如此,榮國侯老夫人的壽宴,怕是就要熱鬨了。
得知榮國侯府老夫人的喜宴後,季菀就將此事告知了陸非離,陸非離則是早就忘記榮國侯府小女兒是哪號人物。隻說雖然榮國侯府這兩年消停了,但未免波折,去了以後就安靜的呆在會客廳,什麼也彆管。
季菀本來也不是愛多管閒事的人,聞言嗯了聲。
……
榮國侯府這幾年喜事少,上次辦得這般聲勢浩大的,還是柔嘉郡主兒子的周歲宴。這次又是老夫人整壽,但凡是和榮國侯府沾親帶故的,或者排得上號的世家,都去了。
門前車馬林立,衣衫鬢影,那叫一個熱鬨。
季菀隨婆母一起入了大門,去往後院。這幾年,她也常出門應酬,京城世家大族的那些當家夫人或者少夫人什麼的,也見了不少。這樣的場合,早已習以為常。見了誰,都能從容對上號。遇上熟悉的,還能搭幾句話。
長公主一直是住在自己的公主府的,婆母大壽,她還是很給麵子的來了。
會客廳裡坐著的都是長輩,季菀沒有去,而是由榮國侯府的下人帶去了花園,那裡人更多。崔心嬙,蕭雯,阮未凝這些都在。
幾人正從水榭走出,踏著鵝卵石,沿著那條池塘慢慢走著。正說著笑,忽聽身後不遠處有人壓低了嗓音道“咦,那是誰?”
“你不知道啊,榮國侯老夫人的小女兒,前兒個才隨夫入京的。”
“原來就是她啊。”
一女子恍然大悟,又低低道“她不是特意回來給榮國侯老夫人拜壽的麼,不陪在自個兒母親身邊,來這園子做什麼?這若算起來,她可是長輩。”
還真是,雖說這位榮國侯府小女兒年紀不算大,可在她們一群少婦中,還真的算是長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