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春雪(2 / 2)

宋鼎 靈劍孤寒 5397 字 2024-04-23

言畢,崔浩以掌擊節,自顧自地吟唱起來。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渾如此,歎汝於知己,真少恩哉!”

吟到此處,旁側伴奏聲起。還是同一把琴,還是盼盼姑娘所奏,隻是與前曲的婉轉悠揚相比,同一個詞派曲調,隱隱竟有慷慨激昂之意,著實令人驚奇。

“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平居鳩毒猜。況怨無小大,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

全詞在一片鏗鏘聲中結束,此時的崔浩已是豪氣大發,借詩詞一抒胸臆,美人拔琴相賀,真是教他興奮地在屋中往來漫步,手舞足蹈,連呼“痛快!”

範文虎此時言道:“我大宋物華天寶,人才濟濟,無數仁人義士,誌在家國,這才讓黎庶得以安居,胡虜不敢南窺。而此時在座,就有這樣一位人物。”

他忽然生硬地將話題轉過來,看著賈旭說道:“文軒孤身涉險,為國立下汗馬功勞,如此經曆,讓我也不禁心向往之。世人皆知盼盼姑娘最喜少年英雄故事,文軒何不將此間事說上一說,讓我等未能身臨前線之人稍解遺憾。”

賈旭心下暗暗搖頭,這廝到底是放不下,還是想知道自己到底是因何而發生巨大改變。隻是這事乃是自己最大的秘密,要如何與他說,就說了他會信?隻能含糊過去,他卻偏要一再追問!

正不知如何回答,一旁的崔浩卻端著酒杯大喊:“說那做什麼,還是要作詞,作詞啊!”

程不識與江鑄二人偷摸的你一盅我一盅又喝了不少酒,這時臉都要貼在桌子上了,卻也是一應一合的起著哄。

“作詞?可拉倒吧,他氣跑的先生比我隻多不少,他能會作的什麼鳥詞?”

“對的對的,還是講講前線的故事好,講講我大宋將士是怎麼殺蒙古蠻子的。”

“或者講講你怎麼把那個鄂州之花搶回來的也行,我更喜歡聽風花雪月的故事。呃,鄂州下雪了嗎?”

“鄂州下什麼雪,我以前曾去遊曆過,那地方比臨安還要熱,臨安都未曾下雪,鄂州怎麼會下雪?下雪,那是北方才會下雪。盼盼姑娘,聽說你家祖上曾是北方大族,你說北方是不是年年都下特彆大的雪啊。”

喝的頭腳直晃的崔浩竟也加入了他們亂糟糟的爭論:“北方的雪好啊,我雖未曾見過,但想也知道漫天白紗,該是何等美景啊!不知將來是否有一日,我大宋也能踏平北疆、光複故土,那時我或與盼盼姑娘同遊北國風光,必為人生一大幸事!”

薑盼盼被崔浩勾起話頭,正自傷感自己家道衰敗、淪落至此,否則哪個女郎願置身於這醃臢地方?

這時一直默不作聲的賈旭開了口。

“作詞,倒也沒什麼不可。”

他從座位上站起,一手持著酒盅,另一手背於身後,踱步到窗前,推開窗扇,遠眺北方。

自己後世的故鄉也在北方。家鄉的人注定無緣再見,隻是不知自己能否扭轉乾坤,有朝一日,再看一眼家鄉的雪?

想著自己即將奔赴的鴻圖遠業、身上肩負的千鈞重負,賈旭的胸中氣衝霄漢,映的身形也仿佛愈加挺拔起來。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屋裡已沒了聲息,眾人都將目光注視在賈旭身上。程不識等三人不學無術,隻是驚詫於賈旭竟會作詞,聽起來還不差。崔浩和薑盼盼卻是有鑒賞能力的,聽得出詞中的深遠意境、磅礴氣勢。

賈旭對他們的反應毫不意外。論平仄對仗、引經據典、咬文嚼字,也許還可以辯上一辯,若單論豪邁之氣,千古以降,誰人能敵?

他回過身來,窗外月色射入,似在他周身罩上一層熒光。在眾人注視中,緩緩念出了下半闕: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