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旭從麵前的青年手中接過一支突火槍,通長約五尺左右,重約二十餘斤,由三部分組成:前部是一根中間打空的粗竹筒;中間是鐵質的火藥室,一側外壁有小孔,應是引火所用;後方是一根長木棍,造型著實有些簡陋,卻不礙它作為跨時代的發明。
火藥很早便被道家煉丹師無意中發明,千年來被用在很多場景,節日慶典、軍事中的引火甚至入藥。如今終於捅破了窗戶紙,發現了它最“適合”的用途——將化學能轉化為動能,推動彈頭造成殺傷。
今後的千年歲月中,雖然材質不斷迭代,火藥構成比例不斷優化,裝填、擊發方式不斷改進,但是基本原理和構型在此刻就已經決定了。後世的人們,就是用這種叫做“槍”的武器,砸碎了一個又一個時代。
而賈旭手中的這支,就是名副其實的萬槍之祖。
他的感慨,當世之人自然無法理解,甚至他把玩手中的突火槍時,餘光還注意到向他獻槍的青年臉上閃過的不屑。他也沒有說什麼,而是將突火槍遞還給他,然後對著為首的老漢說道:“現在可以請老師傅為我演示一下如何使用?”
老漢忙說“不敢不敢”,急忙叫幾個青年趕緊開始,還不住的轉過身來提醒“等下擊發時聲音很大,諸位大人千萬小心”。
隻見一人半蹲,左手持木棍、將一端斜抵在地麵,竹筒口衝向前方,右手拿著一根燃著的細棍,伸進火藥室外壁上的小孔之中,一息、兩息、三息……
什麼都沒發生,應該是點火失敗了!
孫琦頓時臉上有些掛不住,手重重的拍在座位的把手上,便要起身責罵,被賈旭攔住,勸他稍安勿躁。老漢也很是著急,趕緊叫人另取一支再試。
這次倒像是點著了,自側麵小孔和竹筒口中不住的冒出煙來,還有著呲呲聲,但依然不算成功,因為從竹筒口內壓下去的鐵丸並沒有被射出來。賈旭想,應該是密封不嚴,加之火藥質量不高,沒有形成“爆燃”的效果。
而孫琦已是按耐不住,站起掐腰大罵:“爾等這幫殺材,早教你們準備妥當,卻在這裡丟人現眼……”
就在這時,第三支突火槍終於擊發成功,伴隨著冒出的大量黑煙,竹筒口“砰”的發出一聲巨響,驚的孫琦一屁股跌坐在座位上,周圍的軍士也都被嚇的變了臉色,隻有賈旭顏色如常,反而隱隱有些興奮,讓一旁看著的張世傑心下也是稱奇。
賈旭從座位上站起,走過去拿起剛剛擊發的突火槍,先是用手摸了摸鐵質的火藥室,有些熱,但還不足以稱之為燙;接著將突火槍倒立,從竹筒口中倒出來火藥殘渣,蹲下去用手撚起一點仔細看了看;他又將突火槍正向拿起,細致的看了看前部的竹筒,有幾處已經顯現出微微的裂紋,看來再發射一到兩次這竹筒必定會炸開;最後他起身,向擊發朝向的方向慢慢走去,沿途低頭用眼睛搜索著,想看看鐵丸到底射到哪裡去了,可是來回走了兩遍也沒能找到,看來這準頭歪的不是一星半點。
總體來說,可靠性差、精度低、裝填複雜、威力不詳,差強人意。離印象中後世真正的“槍”還有很遠很遠的距離,但是既然被他遇見了,那真的還“遠”麼?
賈旭回到座位前,看著有些垂頭喪氣的孫琦。他一定以為搞成這個樣子,邀功已是無望了吧。賈旭向他行了個禮說道:“多謝孫大人為國獻此神兵利器!小子方才觀之,果然威力不凡!待我回稟我家大人,當為孫大人重重請上一功!”
賈旭的表態對孫琦來說真的是意外之喜,心裡想著果然是個什麼都不懂的紈絝,就是好糊弄,臉上笑容連連,手上卻急忙還禮說道:“不敢不敢,都是卑職分內之事。”
一場甚是不完美的表演最後落得賓主儘歡,孫琦還有什麼好不滿意?又張羅著要在城中最大的酒樓設宴相慶,被賈旭再次婉拒。賈旭拉著他的手說道:“小子有一事相求知府大人。回去之後我欲將此神物呈於我家大人麵前,奈何不懂其原理、操作。小子想請知府大人將這幾名軍匠一並交予小子帶回去,不知知府大人允否?”
孫琦自然是滿口答應,隻要能在丞相麵前邀的到功,幾個軍匠在他眼中又算得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