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城牆(1 / 2)

宋鼎 靈劍孤寒 4761 字 2024-04-23

大蒙古國節製河南諸翼兵馬征行事、漢軍萬戶張柔,立於鄂州城東南隅,緊縮眉頭,盯著前方不遠處的城牆。

自南征以來,短短時間內摧枯拉朽、兵峰所指攻無不克,至鄂州城下,圍攻月餘不克,也算是難得的硬骨頭了。

自己早命所部自城東南暗掘地道直通城內,又命部將何伯祥營造鶴車,就是為了今日將此堅城一鼓而破!

在東路軍元帥忽必烈處討得破城將令之後,張柔先是在各部中選拔精銳兩百人,趁夜色用地道進至城內,然後以四人為一組分做五十個小組,到處殺人放火製造混亂。

城中火光起後,又遣部將何伯祥帶著他自己督造的鵝車進至城下。

鵝車是一種攻城用的戰車。上部為雲梯,攻城的士兵可以借此攀爬至城頭之上,而下部稱為洞子,形如小屋,四麵蒙著鐵皮,底下有四輪,士兵可以在其中推車前進直至城下而免受城上箭矢的攻擊。

鄂州城內為夯土、外敷青磚的城牆,在蒙古軍攻城投石車月餘的轟擊下,早有鬆動破損。而城東南隅,就是破損最嚴重的地方。

此次在洞子的掩護下衝到城下的蒙古漢軍士兵們帶的也不是刀箭,而是斧鉗鏟鍬。

其他蒙古漢軍士兵蜂擁而至,通過雲梯蟻附攻城時,他們在城牆腳下,鑿勾砍砸,將青磚起出後,又再挖掘夯土。

原本鄂州城牆高達三丈(約9.5m),即使挖塌了城牆,也不過就是上麵的土掉下來,變成一個混雜著青磚的大土堆,至少也要近兩丈高。

雖然土堆自有緩坡,但是未經夯實,土質鬆軟,必陷馬蹄,騎兵想借此緩坡衝入城內卻是極難。

偏偏城牆下還有地道。精銳入襲鄂州城所用的地道,早已預先在東南角城牆之下的地段,深挖了土室,而此時地道中的蒙古漢軍,正在奮力向上挖掘。

戰至四更,終於上下挖通,隨著一聲巨響,鄂州城牆東南隅一段轟然倒塌,大量的夯土和青磚,裹挾著地麵和地下挖掘的蒙古士兵,一起墜入下方預先挖好的土室之中。

漫天的黃土緩緩落下之後,眼前是一段近十丈寬、止三四尺高的土墩,夾於兩側未倒的城牆之間。

張柔興奮的猛一攥拳,成了!

自己此番精心布置,環環相扣:以地道突入城內的精銳是為外部趁夜攻城做掩護;雲梯上攻城的是為了洞子裡掘城的做掩護;而地上掘城的為輔,地下掘城方為關鍵!

雖然地上地下掘城的人都一並埋入了倒塌的城牆之中,那些奮力攀上城牆的蒙古士兵也傷亡慘重,甚至先期從地道入城的精銳暫時也斷了退路,但是和攻下鄂州城相比,這些犧牲都是值得的!

隨著張柔抬起攥著拳頭的右臂,向前一揮,身後一排蒙古角齊聲吹響。原先待命在側的一個蒙古漢軍千人隊,紛紛起身,拿起身邊的的土袋、木板,扛於肩上,呼喊著衝向城牆缺口。

他們的任務,是用手裡的土袋、木板和自己的屍體,為最後的入城主力、蒙古騎兵精銳——探馬赤軍鋪平最後的衝鋒道路!

張柔示意自己身旁的第九子張弘範翻身上馬,帶著身後的三千探馬赤軍向鄂州城的方向慢步前行。他們要儘可能的接近城牆,逐漸由慢步變為快步、跑步,然後在最近的距離轉為襲步,將戰馬寶貴的體力節省在最後,一鼓作氣衝入城中!

宋兵隻會龜縮在城池和軍陣之中,而一旦城破陣毀,他們不過是一群土雞瓦狗耳!

宋將高達此時正在城牆上指揮守城,自率漢陽援軍入城之後,鄂州城的東南段便是他所部防區。

前段日子蒙古軍隊都是白日攻城,日暮即歸,誰想今日卻是發了瘋?先是城內不知如何竟進了敵軍,人數不多但是四處流竄放火。雖然自己很快就猜到必是裡應外合之計,始終留在城上戒備,但是城下大亂又不能不管,除了趕緊派人稟告之外,也要派出人手剿敵,多少也分散了些力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