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架飛機彆看現在很安靜,其實華夏的研究人員早已經把這玩意拆了。整個飛機所有的零部件都測繪了,測繪完畢後他們又重新把飛機組裝了回去。這飛機上的很多技術,華夏已經給借鑒走了。
“宋老,你覺得這飛機如何?”
徐華盛忍不住問身邊的宋老。
“很強大,簡直是工業奇跡,不過從戰略的目光來看卻很雞肋。這飛機個頭太大,還是個油老虎,養護成本也高,站在軍事運輸機的角度來看,這玩意不實用。最多隻能做為特種飛機來用,用來空運一些特殊的大件東西還是可以的。”
宋老直接說道,有些東西並不是越大越好。軍事運輸機也是這樣的,安225這玩意太大了,起降都費勁,小的機場都起降不了。
而且六台發動機以現在宋老的眼光來看就是個油老虎,前兩年宋老他們對這玩意還夢寐以求呢。
不過這兩年,華夏的各種技術突飛猛進,現在宋老根本瞧不上這發動機了。太粗狂了,雖然推力不錯,但是涵道比太小,僅為5.6。
而華夏這邊正在研發的準備用在運30項目上的大涵道比發動機,涵道比高達12。在推力上,安225上用的發動機推力23噸,自重4.1噸,推重比僅僅隻有5.7。
運30上準備用的大涵道比發動機,自重雖然達到5.3噸,但是推力卻達到了45噸,推重比高達8.5。
也就是說,安225這大體格子,如果換成運30用的大涵道比發動機,四台就能輕鬆推上天,根本不需要六台。
畢竟現在安225六台發動機的推力才138噸了。而四台運30的發動機的推力就高達180噸。
落後,現在在宋老眼裡,安225不僅雞肋,還落後了,除了大,這玩意仿佛變得一無是處。
雖然載重量安225比較大,但是對於軍隊來說根本用不到,更小一號的飛機就足夠用了,畢竟你不能把導彈發射車裝進飛機裡麵吧。而且這麼大個頭,戰場生存能力太弱了,這麼大的目標,雷達輕鬆就能發現,畢竟你個頭最大,很好打。
如果運輸機是越大越好,美國早就造了。對於美國來說,造這麼大的飛機是完全沒問題的。
宋老的話讓幾個人也都點點頭,這玩意好是好,但是確實太雞肋了。徐華盛聽完宋老的話卻笑了起來。
“宋老,這玩意作為軍用運輸機確實有些雞肋。但
是如果換個思路,可能就有不同的結果了……”
徐華盛的話讓隨行的幾個老人都好奇的看著徐華盛,不知道徐華盛又有什麼建議。
“宋老,這架飛機載重量這麼大,背上都能背200噸的貨物,最大載重量接近300噸。你說咱們要是把這架飛機變成預警機如何?這玩意上麵,完全可以安裝一個大型雷達啊,弄個小點的岸基雷達估計都沒問題。以咱們現在的雷達技術和發展趨勢,這玩意要是弄成預警機,探測距離輕鬆達到3000公裡,甚至4000公裡都沒問題,咱們可以背上背著雷達,機身再貼著共性貼片雷達,巨大的機艙變成一個控製中心,翅膀和機腹下麵還可以掛一些大型的電子吊艙。把發動機換成咱們推力更大更省油的大涵道比發動機,機身材料用更堅固的複合材料,機身說不定都能再擴大擴大,如果用六台咱們的發動機,按照0.2的起飛極限推重比,到時候這飛機的起飛重量能達到1300噸,現在安225的自重是175噸,就算咱們改裝後自重達到200噸,那麼還有1100噸的餘量呢,這個載重量能發揮的空間太大了……”
徐華盛的話猶如魔鬼的誘惑一般,此話一出,所有人都瞪大眼睛,一個個死死的盯著徐華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