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初聞叛亂(1 / 2)

天啟七年,九月十八

距離朱由檢,登基稱帝已經過了快一月。

一個月來,朱由檢基本在政事上,沒有什麼發言,一應事務均委托,魏忠賢處理。

所以過的,還算是比較清閒。

他忽然有些理解,天啟皇帝。知道自己,能力不行,索性做個甩手掌櫃。

還真是難得糊塗呀。

這天早朝,朱由檢本也想著,草草應付了事。

忽然有禦史上奏折,講陝西有亂民作亂,已二月有餘,至今仍未平息

並呈燎原之勢。

據奏折上說,今歲以來陝西大旱,饑民遍地。

加之疫疾肆流,死民甚多。

七月下旬,白水農民王二、種光道等,聚集災民數百,

操刀械,以墨塗麵為誌,插旗起義於白水縣。

亂民先是,攻破澄城縣,誅殺了知縣張鬥耀,開倉放糧。

後恐官軍合圍,退至白水縣洛河以北。

在洛河北,不斷裹挾饑民,聲勢日大,遂轉戰渭北各地,攻城奪寨,

處斬當地官吏,打富濟貧

官軍多次清繳無果....

“王二,王二,這個名字倒是有些印象。

據史書記載,算是明末農民起義

---鼻祖級的人物

也可以說是打響了,明末農民起義的第一槍...”

該來的還是會來,隨著小冰河期的到來,大明將麵臨不可避免的天災

千裡赤地、遍地饑民。

如果處置不好,到時曆史的悲劇,恐怕會重演。

“魏卿,你說此事該如何處置?”

“回稟聖上,此事老奴早已知曉。

熹宗皇帝,也曾下旨安撫災民,並禦令從湖廣,調集糧食救災。

當下算來糧食應該已經發放到位。

這些刁民,不思先皇之浩浩隆恩,反倒犯上作亂,罪該萬死。

不過,這些人原本不過是,土裡刨食兒的莊稼漢,翻不起什麼大浪

皇上不必過於勞心。”

看到魏忠賢,把叛亂說的這麼,輕描淡寫,根本沒當回事兒。

剛才上書的禦史,也就悻悻立在一旁,不搭話。

其餘眾臣,大多紛紛點頭,附和魏忠賢的話。

除了有個彆出言講,繼續加大力度,清繳亂民外

再沒有其他的諫言。

朱由檢表示無語,這幫人一個個屍位素餐,難怪崇禎皇帝臨死的時候,講了一句經典的話:

“所有文官皆該殺。”

朱由檢雖然知道,自己現在發布的命令,很多都不一定能出宮門,但還是忍不住繼續發話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處理不好,怕動搖國本。”

“皇上明鑒,皇上可下旨,讓陝西三邊總督楊鶴,認真督辦此事,務必限期剿滅亂匪。”

魏忠賢想著,反正沒什麼大不了的大事,既然皇上提了

就給他個麵子吧。

“魏卿所言甚是,彈壓叛亂不是目的,最主要還是要,安撫好災民,要確保朝廷賑災糧食,發放到位。”

“皇上所言甚是...”

“魏卿可知道,洪承疇這個人?”

“洪承疇?”

魏忠賢轉動了一下腦門兒,對這個名字感覺有些陌生。

“啟稟皇上,魏公公,如果奴才所記不差,皇上所說的洪承疇應該是

--洪彥演,萬曆四十四年的進士,

祖籍福建泉州,現為陝西督糧參政...”

朱由檢一看,出來講話的是,司禮監掌印太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