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樣的主意,真是皇帝想出來的?
不太對勁。
如果是皇帝想出來的,那麼大明一開國的時候,似乎就應該有這樣的政策。
雖然後來的確是有幾件事的推動,但……這幾件事背後,站著共同的那個人,並非皇帝陛下。
而是……
無數目光,漸漸開始從藤毅身上,轉向了那個男人。
秦楓秦大人。
是你麼?
這流官製……聽上去充滿了奇思妙想,可謂是開曆史之先河。
莫非,又是出自於你的手筆?
秦楓微笑不答,今天並不是他的主場,哪怕今天所議論的朝政,都是與他密切相關,但藤大人還沒說完呢,這才哪到哪。
“不錯。”
寶座之上的老朱同誌,毫不吝惜地給了明確的信號,點頭微笑道:“藤愛卿用心了,這流官製至此,已經有了雛形,未來若真能讓我大明政局為之一清,藤愛卿功不可沒。”
啊!舒服!
藤毅被這樣點名表揚,渾身骨頭都輕了幾分。
皇恩浩蕩!
赴湯蹈火啊聖上!
受到鼓勵,藤毅自然是再接再厲。
流官製的細節,這才說了個開頭呢,這麼大的事情,他幾天幾夜不眠不休的辛苦,當然不止是剛才那麼簡單的幾句。
感受到皇帝鼓勵的目光,藤毅精神大振,連日的辛苦立刻就不翼而飛。
之前在家裡,對秦楓的那些怨懟之情,也完全消散不見。
感謝秦大人!
要不是秦楓秦大人提出的這個流官製,又跟我詳細說了一些框架的東西,哪有我今日的風光?
“第二!”藤毅繼續說道:“咱們大明要施行流官製,就一定要嚴格執行抵禦回避的製度。”
“所有地方官員,首先就要規定,他們不能在籍貫所在地,或者是有密切親屬關係的地區任職。”
“比如說,籍貫是應天府的,那就不能在應天府為官。籍貫是江西布政司的,就不能在江西布政司任職!”
“這樣做,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因為親情、鄉情、或是那些盤根錯節,不好推卻的關係,來乾擾政務的公正,徹底杜絕地方保護,以及官員跟當地的家族勢力勾結,戕害百姓。”
謔!
真狠啊!
如果說剛才的第一條,讓大家已經明白了流官製是個什麼東西。
現在這第二條,這位吏部天官藤毅藤大人,竟已經隱隱有點揮舞屠刀的意味。
在原籍為官?
不允許!
哪怕在場的都是京官,還是覺得心中凜然,嗅到了一種殺氣騰騰的味道。
要知道,許多人出將入仕,為的還不就是衣錦還鄉?
尤其是能到原本的家鄉做個父母官,那份榮耀真是無與倫比的。
無他,爽啊!
從小成長的地方,誰還沒有個矛盾衝突什麼的,就算自己真的沒有,父母輩,爺祖輩,跟街坊四鄰,跟親戚裡道,既然有接觸,就難免會留下一些曆史遺留問題,或輕或重。
有的,甚至已經是埋下了深深的仇恨種子,老死不相往來。
這種情況下,回家鄉做官?
那得有多舒服!
正所謂,拿了我家的,你給我送回來!吃了我家的,你給我吐出來!
從自己,到父母,到八輩祖宗,那都是揚眉吐氣。
可是現在……
不允許了。
流官製的新政策,規定官員不能在原籍任職。
那麼就算是做了官也一樣無人敢欺負家族,比之前親自到原籍收拾掉往日的仇人,終究是差了一層。
毫無疑問,地方官對這一條,也同樣不可能支持,一定會怨聲載道……
藤大人呐,你這個鍋,背得越來越沉了。